“廢話,我是想要知道,為什麼擔擔麵要向這樣煮,和其他面不一樣。”
這句話是道出了在場所有食客的疑惑,在場的本地人幾乎都吃過擔擔麵,但這吊鍋倒是從來沒見過。
所謂名聲和聲望,在這個時候就能體現,如果是普通商戶這樣幹,肯定就會有食客認為這是故弄玄虛。
但是袁州這樣做,卻不會有人生出這樣的念頭,都在想這樣做是為什麼。
人群中,也只有周世傑表情是不同的,一開始聞言也是疑惑,但後來似乎也知道袁州為什麼這樣做了。
“袁州這小子,還是一如既往的認真,有一點讓食物變好吃的機會都不放過。”周世傑喃喃自語。
“老爸,你是不是知道什麼?”周希好奇的問道。
“是啊,週會長,你給說說,是怎麼回事。”
所有人都豎著耳朵,準備聽周世傑講解。
“你們知道擔擔麵的來歷嗎?”周世傑先問。
眾人搖頭,這種吃的東西,如果不是特意查過,誰關心他的來歷,好吃就行了。
周世傑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擔擔麵在一位叫做陳包包的先人發明,早年是挑著擔,然後賣給碼頭工人。”
“一頭是煤球爐子帶鍋,另一頭就是碗筷、調料和麵,挑在街上,走街串巷的叫擔擔麵、擔擔麵,因此得名。”
周世傑講解得很到位,在場排隊的食客也聽著是那麼回事,但這和袁州吊鍋有什麼關係?
“你們真的是蠢到沒邊了,當時由於時代和材料環境,只能用煤球爐子,煤球爐子溫度是不夠的,所以時常需要鼓風。”
能夠這個語氣的就是李研一無疑了,這傢伙不知道什麼時候冒出來了。
“袁州這種做法,將鍋吊高,看見鍋下面的東西沒有,很明顯是想取外焰,這樣溫度比煤球爐子更高,這樣雖然火焰不那麼穩定,但想來小袁是有解決這個的辦法的。”李研一道。
火焰穩定什麼的食客倒是沒注意,光注意李研一前面的話去了。
“做菜好不好吃跟火焰有關係?”有食客明顯問了一個外行的話。
“你沒有吃過柴火雞?如果火焰對烹飪沒什麼影響,為什麼還要柴火燒,隨便用天然氣不就行了。”李研一道:“這袁州真的是為了讓食物好吃,真是費心竭力,連火焰這一環都考慮到了。”
“只不過,做給你們這些不懂行的人吃,真是浪費了,什麼都不知道。”李研一癟了癟嘴。
沒錯,他不是針對一個人,而是針對在場排隊的所有人。
袁州小店有十大毒瘤,同時也有十大奇蹟,奇蹟之一就是李研一和烏海為什麼還沒有被人打死。
對於李研一的毒舌,其餘常客都已經習慣了,但周希不是常客,聽到這種言論,挺身而出。
“你這話就不對了。”周希道:“雖然不知道你是誰,也不知道你到底有多懂行,但你沒有資格否定我們所有人。”
“我們這些食客雖然很多地方不懂,也不明白袁老闆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安排,但也能感受到袁老闆對美食的認真,以及對匠心的追求。”周希邏輯很順:“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吃出好吃,這樣是為什麼我們願意排隊的原因。”
兩人懟起來了,然而在懟人方面李研一沒輸過……
Ps:之前找到一本全職獵人同人,真的很好看,《獵人之面子果實》,喜歡同人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