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就像袁主廚說的那樣,這香氣在嘴裡持續不散,滋味極好。”楚梟點頭附喝。
“確實如此,季大師茶藝了得。”周世傑也笑眯眯的點頭。
“第三泡,各位請品嚐。”被誇了的季峰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再次端起第三泡到了幾位的面前。
“謝謝季大師。”袁州雙手接過茶杯道。
而周世傑和楚梟也是如此,接過茶杯後認真的道謝,然後開始品嚐。
這第二第三泡的茶滋味最為美妙,是以這兩杯茶大家都沒有配茶點吃,只是慢慢的細品。
茶這個東西本來就具有茶韻,而在季峰高超的茶藝表現下這極品鐵羅漢滋味醇厚,香味經久不散,而於道一的琴音則更是增添了喝茶的趣味。
琴身縈繞耳邊,嘴裡滋味美妙非常,這簡直就是一場極品的聽覺以及味覺的享受。
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結束後,季峰的鐵羅漢也泡完了。
於道一再次收好琴,起身微微點頭,然後回了自己的位置喝茶去了。
開玩笑,馬上就要泡綠茶了,他自然得回去喝了。
所以挑這個時間表演,於道一也是精心安排過的。
明前茶貴如油,從這就可以看出這茶葉的珍貴,而季峰不愧是大師不論是半發酵的烏龍茶鐵羅漢還是珍貴的明前茶,他都把其中的茶藝一一說了下,然後開始醒茶泡茶。
明前茶他選用的是玻璃茶具,這讓綠茶能有更好的觀賞性。
喝著茶,院子裡的陽光灑下,天氣也不那麼寒冷,反而因為小院人多有了絲熱氣,暖洋洋的。
等到兩道茶葉泡完,袁州的認真和品嚐的嚴謹已經讓季峰有些刮目相看,特別是如此年紀已經有如此名氣,但還能虛心吸收只是。
光是這一點,巨大多數人都辦不到。
是以,等到品完綠茶季峰主動開口道:“不知道袁主廚可知茶百戲?”
“知道,除了泡茶煮茶外,點茶、鬥茶和傳統技藝茶百戲在古代時也很流行,這茶百戲也稱為分茶,而分茶是隨著點茶技藝的不斷提高而產生的,是一種蘊釀於唐末五代,形成於北宋初期。流行於兩宋,衰於元,亡於清代後期的茶藝技藝。”袁州認真的說道。
“看來袁主廚的知識面還是很廣博的。”季峰滿意的點頭。
“只是略懂。”袁州道。
“現在知道茶百戲的都很少了,袁主廚能知道這茶百戲的大概和順序已經是算不錯了。”季峰說這話的時候是有些落寞的。
因為就像袁州所說這茶百戲在清代後期就已經失傳,他們現在不過是復刻出了一些,但知道的年輕人終究還是太少了。
“季大師今天要表演茶百戲?”周世傑問道。
“聽說這項技藝難度極大。”楚梟也開口問道。
“今天難得有如此好茶,雖然不能鬥茶,但還是可以表演一些茶百戲以示老夫的心情。”季峰點頭,臉色和緩的說道。
“那就多謝季大師了。”袁州心裡驚喜,面色淡然的說道。
“不客氣,我只是表演這一次,各位可要看好了。”季峰點頭,看了眼袁州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