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他們說,這烏海也應該出去的,但一個是出於對華夏東道主的尊重,二一個就是對藝術家的尊重,烏海真的是全世界知名的畫家,倒是沒人提出這個問題,
名氣救了烏海的狗命,不少人心裡是暗自這樣想的。
做完了外部的事情,大家也就開始對脫骨神仙鴨動起了手。
因為人多,袁州不能只做一隻鴨,是以這擺盤就要費些心思了。
袁州這次用的是菱形擺盤,一張墨藍色的,盤子邊緣是形似梯田樣式的不規則平盤,上面按菱形擺著四隻看起來完整的鴨子。
盤子就很特殊而搶眼,是以周邊的裝飾只是用了一下湯汁來作為點綴。
看起來時尚大氣又不卻精緻優雅,倒是很符合一眾政要的審美。
而這其中還有一份烏海的功勞,畢竟袁州和烏海曾經交換過學習對方的技藝。
袁州學的美學,而烏海這個廚房怪獸學的簡單炒素菜。
這次只有政要自己吃,大家也就更加隨意了。
何政紅身為東道主,一直以來的矜持是沒丟的,但夾菜的時候他還是瞅著那大大的鴨腿夾的。
但是筷子一放到鴨子上,何政紅就明白了袁州所說的切好了的意思。
筷子不過是輕輕一撥,就直接夾下了一塊四四方方很好入口的鴨肉來。
那胸脯朝上的鴨子是光溜溜的不像傳統的神仙鴨一樣擺放了一溜的東西,但夾起來一看就發現了玄機。
這鴨肉以外皮相連,裡層並不是單純的鴨肉,而是被片成了薄片,然後每層薄片夾了一片不同的食材。
粗粗一看就有時令的冬筍尖片、胭脂色的素火腿片、以及一些鮮菇類的片,甚至還有幾片碧綠的鮮嫩葉子,也不知道袁州是怎麼做到蒸了這麼久還保持葉子鮮綠的。
每個夾片都是按照鴨腿的肌肉紋理來夾的,外表看起來只是這鴨子比較大,看不出別的,是以沒揭開前,誰都不知道這裡面還有這麼多的名堂。
“巧思。”何政紅讚了一句,這才把鴨肉夾入口中。
這一入口,就更加讓何政紅無法自拔了,鴨肉的味道混合了極致鮮美的冬筍味道,以及鮮味十足的野生菇類,鮮菇加鴨子的組合簡直就是神仙組合。
而鴨皮酥軟而耙糯,拒絕起來帶著一種特有的油脂香味,而內層的鴨肉吸收了鴨皮裡的脂肪顯得細嫩化渣。
國宴因為吃的清淡,所以大家口味並未重,這肉味十足的鴨子加上冬筍以及菇類的清香鮮美,讓人簡直忍不了,停不下嘴。
而且因為是無骨的關係,吃起來放心而有利於咀嚼,軟爛酥嫩,帶著肉的香味同時又有鮮美的菇類,這就是何政紅的感覺。
不著痕跡的抿了抿嘴裡剩餘的味道,何政紅看著還在吃的烏海也突然有些不順眼了。
“這小子也太嫩吃了,這不是亞太交流會嗎,這小子一個畫家難道是跑來吃飯的不成,就知道吃。”何政紅一邊面色淡然又矜持的放下筷子,一邊在心裡不停的吐槽烏海。
而瞥了眼邊上嚴肅吃自己菜的袁州,何政紅收回了趕走袁州的想法:“這樣好像有點過河拆橋,而且這是袁總廚自己做的。”
有了這樣的認知,何政紅才安撫下剛剛向他國政要學習的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