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時候才能學到袁主廚五分。”汪季客出言。
“這個……那個……”汪強瞬間卡殼不知道怎麼回答。
“算了,什麼時候能有三分就夠了。”汪季客出言道:“等會結束了,跟我回去,關門特訓。”
“別別別。”汪強一個激靈,連連搖頭。
什麼叫關門特訓,這是由汪季客發明出來練習廚藝的一個方法。
每天吃自己做的菜,然後一直吃,吃完後就保持高強度的鍛鍊,練餓了,要吃什麼自己做來吃,曾經汪強跟隨著他爸,如此訓練了半個月,人都差點瘋。
然而汪季客決定的事情,沒有再商量的餘地,他低頭繼續吃著三叉,一來好吃,作為蘇省人的他喜歡吃,二來他來前就聽聞過小店的規矩,東西要全部吃完。
汪強說不出來到底差在什麼地方,黃飛、劉理、郝誠更是感覺不到,那是他們的廚藝未到家。
說出來兩者三叉差在哪一點,真不是很大一點,也不可能是很大一點。
先前說過蘇菜能全國商業化如此好,是因為五虎推廣。
而汪季客作為五虎之一,參與了蘇菜全國化的改進,畢竟全國口味都不同,所以要將口味改進得又符合本身地方味道,又要讓外地人能吃慣。
嚴格來說,現在蘇省大酒店的標準三叉,幾乎就是按照汪季客改進的,也就是汪氏三叉。改進方法其實很簡單,稍微減弱油膩,更注重三叉本身的豐腴口感。
袁州所做的三叉把豐腴和油膩的比例調製的恰恰好,並沒有去掉油膩。
袁州是在兩者之間找平衡,汪季客是削弱油膩,剩下豐腴,但不能說誰的三叉更好,甚至於多數人都吃不出高低。
可蘇省本地人,很容易吃出來,就像汪季客自己,他就更愛吃袁州做的三叉。
因為這更有汪季客他自己小時候,吃三叉的感覺。
“倒是給我上了一課,油膩並不是貶義詞,準確說油膩以前不是貶義。”汪季客心道。
現在的油膩,什麼油膩大叔,中年油膩,都是不好的詞彙,食物油膩也不是什麼好詞。
可再往以前掰扯掰扯,油膩只是指“含油多的食物”,中性詞,不帶任何貶義。
就像老舍在駱駝祥子裡寫道:“虎妞的歲數,這又是頭胎,平日缺乏運動,而胎又很大,因為孕期裡貪吃油膩……”
當然從這也可以看出,人們生活質量現在是提高了。
全部吃完,汪季客帶頭離開,但走到門口一邊,就停下了。
“袁主廚的午餐營業時間什麼時候結束?”汪季客問。
汪強回答:“兩點。”
“嗯,你們有事先回去,我要在這裡等袁主廚休息。”汪季客道。
“爸,那個……”汪強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汪季客打斷了:“這次你判斷得沒錯,在三叉上,我的確有一點不如袁主廚。”
汪季客話音一落,黃飛、郝誠、劉理三人就懵圈了,居然是真的。
那可是汪季客啊!
氣氛一度尷尬,一方面是由於震驚,另一方面是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其實汪叔也沒有,我覺得你和袁主廚的三叉都好吃。”劉理出言安慰。
“輸了就輸了,有什麼不好承認的。”汪季客擺了擺手,道:“認輸沒什麼,只要不認為自己會永遠輸。”
“你們有什麼事情就去幹什麼。”汪季客突然想到:“聽說,你們過來吃,也是為了學習廚藝,把你們記的筆記給我看看。”
“呃……”
汪強、郝誠、黃飛、劉理四人全部都斯巴達了,像木樁子一樣,呆在原地一動不動。
“怎麼了?記得東西還是秘密,不能給我看?”汪季客道。
“沒有沒有”、“可以看”、“汪叔你說的哪裡的話”、“就在這”。
四人磨磨蹭蹭的,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汪季客先接過自家兒子的筆記本。
上面記了五頁,汪季客隨意翻了翻,挺滿意的點頭:“吃一頓,能有五頁的筆記,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