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不是我以前認識的哪一位大石桑了。”
在大石小店裡,一個三十多歲的矮子,衝著大石秀傑大喊大叫,語氣中所包含的情緒很複雜,最多的是恨鐵不成鋼。
“千原桑,袁主廚值得我尊敬,並且按照他的指引,在廚藝道路上行走。”大石秀傑看著千原拓,很無奈。
先前說過,大石秀傑在還沒有奪得青年廚師交流大會冠軍時,就已經被藤原家元指定為日本廚藝扛鼎人物。
被指導後,大石秀傑清晰了自己的道路,開始改良懷石料理,更加露出了領袖的風範。
而千原拓把大石秀傑視為一生的對手,沒錯就跟迪恩視楚梟為一生對手一樣。
當然承不承認,那是另外一碼事,楚梟從來也沒把迪恩放眼裡,而大石秀傑……後面的話就不說了,千原拓也不容易。
廚藝不比寫作技巧,也不比書法畫作這些,這更好吃,比一頓就成。
在同等題材,沒有回憶感官加成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分出勝負的。
所以廚師,特別是名廚們,都非常喜歡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人物,這並非青年人中二,而是有動力,才能起到很好的推動。
張焱就視周世傑為對手,還有汪季客視杭田為對手。
作為自己心中的目標,看大石秀傑如此推崇一個華夏廚師,千原拓當然不樂意,看著大石秀傑如此“卑微”。
今天下午,大石秀傑又拿著《大宗師暢談筆錄》這本書,給“和食大學”的學員們講課。
解釋一下,和食大學並非是正規的普通高等學校,更類似於大型培訓班,學員都是二十五歲以上。
千原拓好不容易才“出關”,所以自然也去了,然後就不高興了。
先大概看看,大石秀傑的片段。
“大宗師曾說:‘你不能對食材以及廚藝有絲毫的懈怠,否則被懈怠的就是食客’。有沒有學生告訴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大石秀傑提問。
然後下面不少學員舉手,大石秀傑抽了最靠近的一位男學員。
“這句話大宗師在接受《廚藝傑》美食雜誌專訪時說過,當時廚藝傑專訪記者詢問,為什麼不請一位幫廚,至少切菜與洗菜不用自己動手。”男學員口若懸河,開玩笑,在場是人手一本《大宗師暢談筆錄》。
男學員繼續道:“從選材到洗、處理、料理等步驟,都親力親為,只有事事都自己把控,才能夠保障所有事。”
“很好,理解得很好,但大宗師的話語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大石秀傑道:“後半句說,被怠慢的只有可能是食客,大宗師與普通廚藝大師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
“普通廚藝大師,包括我在內,因為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所以在料理時,會以自身風格為主。”
大石秀傑目光環視在場所有人,今天這堂課大約是有四十多位學員,大石身體前傾,接下來的話彷彿是要囊括所有學員。
學員們也都更加認真的聽著,當然千原拓除外。
“關於這點不僅是和食、法餐、義大利菜都是如此,主廚的意志大過了食客的意志。”
“但大宗師卻不是如此,在能夠保障絕佳水準的同時,以食客為主,關於這點一直也是我想學習的,可相差甚遠。”大石秀傑深吸了一口氣,堅定的道:“但我會向著那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