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擦,咔擦”
一隻接著一隻河蝦,袁州吃的很快,一盤的量其實不多,很快就見了底,盤底還算乾淨,只有一點點黑色的湯汁和油漬,也是做到了盤內不留滷汁的規矩。
“油爆河蝦最重要的就是火候了,味道鹹甜可口,還算可以,但比我想象中差了些。”袁州摸出一個筆記本將自己的感悟記在上面。
“我感覺差在什麼地方呢?”袁州皺眉冥思。
雖然系統目前還沒有滬菜獎勵,但滬菜和蘇菜有一定聯絡,加上袁州目前的廚藝,想要得出其中的優缺點簡直不要太容易。
沒思考多久,袁州就想到了,記在自己本子上。
這次袁州主要是想吃青魚禿肺這道菜,發明這道菜的人正是老正興。
現在根本不是冬季青魚最為肥美的時候,估計味道是大打折扣也不一定。
所謂的青魚禿肺,其實是青魚魚肝而已,這道菜的出現也是巧合。
青魚在滬菜的使用中還是很廣泛的,當時的魔都,很多飯店攤販都會賣青魚製作的東西,而魚肝也被人注意到。
一條魚的魚肝只有那麼一點,如果要做一盤菜需要的魚數目不在少數,至少十五條以上。
一股很是鮮香的滋味傳來,服務員端了雪白的盤子過來,香味就是從盤子裡冒出來的。
袁州知道他期待的菜來了,果然姑娘端著盤子放到了袁州面前的桌子上說了一句:“青魚禿肺,請客人慢慢品嚐。”
說完手腳利落地收起空的盤子,新增了茶水就安靜地離開了。
金黃色的一塊塊,呈卵形,除了偶爾掉落一點點其他的看起來都很完整,算是整塊不碎。
“是翻炒時,動作太慢,還有鍋子架的角度不對,導致有點散,但整體還好。”袁州仔細觀察了一下才拿起筷子嚐了嚐。
入口非常嫩,比起嫩豆腐來還有過之,不用牙齒咬,只是接觸到溫熱的口腔,那麼嘴巴一抿,直接就散了,肥美的滋味就嘴裡散開,豐腴的口感讓人覺得很是新鮮,但是一點也不膩口。
袁州的原則是把點的菜都要吃完,每吃完一道菜,就在旁邊的小本本上記錄下來自己的感受以及菜的優缺點,可以改進的地方,當然也沒有太張揚,低調行事。
青魚禿肺品嚐完就輪到了草頭圈子。
其實要說這三道菜,最亮眼色澤最分明的肯定要數這個草頭圈子了。
照樣是細膩的白瓷盤子,雪白的色澤顯得鋪在盤底的一層綠色格外顯眼,加上綠色上面臥著的一圈圈濃油赤醬的圈子,一層層的色彩很是分明。
草頭是魔都的方言,學名就是苜蓿,苜蓿菜是碧綠的顏色,加上肥厚軟糯的圈子豬大腸,可謂是清淡和肥膩的組合。
袁州吃得十分滿意,結賬準備離開,起身聽到了有人打招呼。
“請問是袁主廚嗎?”
是一道男聲,袁州扭頭一瞧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有點眼熟,應該是有過碰面,但尷尬在於袁州想不起男子叫什麼了。
袁州只能回答:“我是袁州。”
“我是谷勳,上次見面是在高溝會時。”男子主動報上名字,以及把見面地點也說上了。
袁州回憶起了,谷勳是滬菜名廚,他在高溝會提出的問題是,“菜系如何才能更突出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