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千二百三十六章地攤經濟

但是再整齊這也是佔領街道的小攤,袁州覺得他才出去幾天,回來怎麼小攤販都可以明目張膽了?

“王主任,這街上多了不少攤位,沒事吧?”袁州關心問道。

大家都是掙點錢不容易的,因此平常袁州都儘量有什麼忙能幫就幫的。

王主任一聽袁州的話就明白了,立刻道:“袁老闆出國了不知道,剛剛才頒佈的新條例,國家重新開放地攤經濟了,咱們總理可是說了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華夏的生機。”

“領導人都發話了,咱們自然得照做不是,現在咱們川省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了,而且擺地攤現在不納入文明城市評比了,也就要寬鬆一些了,咱們桃溪路現在可是蓉城的標杆街道,怎麼可以落後呢,所以大家都很積極支援。”王主任一臉認真道。

倒不是王主任吹牛,之前就因為有袁州在,桃溪路兩邊的店鋪那簡直就是比金子還值錢,就是街道口兩邊的延伸位置都是十足的緊俏地方。

之前的樂樂家還因為靠近街口而經常被中介騷擾,詢問有沒有賣房需求,可見一般了。

毫不誇張的說,桃溪路的門面租金是位居蓉城前列的。

現在官方露了口風了,有了明確規定自然就不一樣了,很多小販就開始往桃溪路這邊湧,剛剛開始時,就是春熙路那邊都趕不上桃溪路這邊人流湧動。

袁州看到的,還是差不多快一個星期了,能夠進來的都進來了,才不那麼忙了。

賣首飾,賣各種零食,衣服,帽子,小配飾的各個攤位,為了保持一致,都是一樣的頂棚,要是有招牌的也是一樣的,可謂整整齊齊不外如是。

“原來是這樣,那挺好的,咱們桃溪路會越來越好的。”袁州衷心道。

人都有故土情節的,作為從小生活在桃溪路的袁州,自然也是有的,希望故鄉越來越好一點毛病沒有。

“哈哈哈,有袁老闆在,那肯定會越來越好。”王主任聽到袁州的話立刻眉開眼笑。

“我就不打擾袁老闆了,這還沒有巡完街呢。”王主任是個乾脆的性子,說著就風風火火地告辭離開。

而袁州也直接回到廚房慢慢開始準備晚餐需要用到的食材,需要提前醃製的要醃製一些,提前清洗的要清洗好,雖然好幾天沒幹,但是都是刻在骨子裡的動作,順手極了。

現在很多食客都不知道袁州晚餐的時候會開店,大多都不知道袁州回來了,雖說有不少鄰里看見打招呼了,但訊息還沒擴散。

這下子算是便宜了不知道實際情況來桃溪路旅遊想要在廚神小店打卡的人。

薛諾就是其中一個,她是蘇省人,是個專門街拍的人,經常需要在各個地方走走停停,其實一直都想要來桃溪路拍一拍的,但是手裡單子特別多。

講真,大半時間還在國外,這次是好不容易抽出時間來桃溪路的。

“可惜袁老闆出去比賽了,要不然就可以吃到我心心念唸的美食了。”薛諾一邊拍下一個路過的漢服小姐姐美美的背影一邊碎碎念,心情有些低落。

這是她在蓉城呆得最後一晚了,聽說袁老闆最早明天才能開門,自然心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