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時間還是跟平常一樣的人多,要說真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話,那就是來了兩個許久沒有來過的人,劉喜和劉建兩位大師。
之前兩位大師不請自來,上門來與袁州交流滇菜和黔菜為他的任務拜訪大師添磚加瓦,除此之外,已是許久沒有來了。
“看起來好像比起之前更加熱鬧了,好似真的是太久沒有來了。”劉喜一臉的感慨。
比起之前來的時候,劉喜看起來更要精神矍鑠一點,雖然時間過去了很久,看起來並沒有變老什麼的。
“我們都很久沒有來過了,自然會變,聽說現在袁主廚的廚藝又拔高了一峰,而且會的菜系更多了,不知道是個什麼味道。”劉建抿了抿唇道。
以前兩個人還能仗著年紀大,輩分高叫叫小袁廚師,現在是絕對不行了,叫不出口,就以目前袁州的身份地位,劉喜和劉建也不敢這麼叫,不然絕對是倚老賣老的典型。
“可惜讓柯林搶了先,要不是之前我在閉關中,說什麼也要爭取爭取。”劉喜想起來就覺得心疼,肝疼,哪都疼。
他說的是之前袁州要收黔菜的記名弟子的事情,因為跟袁州一通交流下來獲益匪淺,拿上之前拍好的影片以後,就帶著弟弟劉建回到了黔省,將影片留在協會以後,就帶著弟弟閉關了。
在跟袁州交流的過程中劉喜意識到雖然他跟弟弟學的菜系不同,但也是可以互相啟發的,所以兩個人就決定一起鑽研。
出來以後就發現這沒多長時間就已經物是人非了,黔菜記名弟子已經是花落他家了,沒有比這更鬱悶的事情了,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居然還原了一道失傳的古菜,這也是他迫不及待想要來小店的原因。
要說當今廚藝界還有誰能幫忙分辨分辨這道黔菜的古菜的正宗性的話,那絕對要數袁州了。
“說的好像我趕得及一樣,不過就李響和瞿茂的水平就是去參加也會被刷下來的。”劉建很是實際道。
李響和瞿茂是他倆的徒弟,閉關肯定是帶著徒弟一起的,說起來,這兩兄弟說是閉關那就是真的可以說是與世隔絕,還專門找了一個偏僻的地方,除了運送物資,食材的人,幾乎不見外人一門心思的研究廚藝,最多也就是看看之前和袁州交流的影片當做休息了。
“你說的也是。”劉喜若有所思道。
“不知道要排多久?”劉建看了看前面一排的人頭估算了一下時間。
可惜沒有參照物,除了知道會很久以外,也估算不出什麼。
“等著就是了,這次趕巧,可以吃上午飯,正好可以吃吃看袁主廚目前的黔菜到了什麼地步了。”劉喜倒是很淡定。
他沒有排過隊,但對於排隊還是不牴觸的,尤其是袁州的廚藝那麼高超,不排隊就想吃到,那簡直比白日做夢還可怕。
“這不是有點餓了。”劉建對於哥哥還是有點無奈的。
雖然地位差不多,但劉喜畢竟是哥哥,對於哥哥劉建還是十分尊重的,只要有道理的,基本都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