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嬋玉,你搞什麼?!”孫靈瞳叫嚷起來。
楊嬋玉目光熱切,盯著孫靈瞳猛看:“厲害呀,你個小不點,真給我們不空門長臉呢。”
“你是怎麼做到的?”
“是真的搞到了三宗上法,還是作弊的?”
“快,快告訴我!”
孫靈瞳搖頭:“哎呀,你真的煩死了。”
遠遠看著孫靈瞳,寧拙也是悄然放鬆下來,心中頗為欣慰:“不愧是老大!”
寧拙這個姓名,在名單中游,並不起眼。
新的資訊再次傳達過來。
“結合功績名單、考績排行,進行新的計算,得到排行如下:”
“朱玄跡。”
“書中君。”
……
“鄭單鐮。”
“入門標準。”
……
寧拙。
周澤深。
……
“怎麼可能?!”
“我、我落榜了?”
“該死!”
名單後十位的修士們紛紛變色,有的痛苦大叫,有的黯然失色。
寧拙注意到,這裡面沒有一位金丹修士,大約一半是試煉弟子,另一半是築基修士。
金丹修士們的眼界、見識,還是足夠深邃的。
玉簡試題中的提問,都侷限於煉氣期,少數達到了築基期。因此,金丹修士們即便不曉得三宗上法,也能透過自身學識來巧答。
另一方面,之所以沒有一位金丹修士落榜,也是由於他們之前的功績就多,排行名列前茅。
被淘汰的試煉弟子,吃虧就在見識短上。
至於那些築基修士,可能兩方面原因都有。一方面,他們缺乏功績,另一方面,他們的學識也比不上金丹修士們,體現出來的作用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