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海縣沿著土路直著走,就到了三部落林場。
如果從土路一半的地方的叉路下去,則是山市生產大隊等的“大溝裡”。
大溝裡是這邊的土話,意思就是更深的農村。
那邊大多都是生產大隊,和林場林業局走的兩套系統。
所以,陸永尚對那邊並不熟悉。
特別是生產大隊的獵手。
一個地方一個規矩,三合村生產大隊離三部落林場太近了。
所以不允許上山。
不過,那些被叢山包圍的生產大隊,如果在不允許上山打獵,那地裡的莊稼早就被野獸拱沒了。
特別是他們這邊種的大多不是莊稼,而是黑豆果等適合這邊土地種植的作物。
這些作物更容易吸引野雞,飛龍,野兔,灰狗子等小型動物。
所以這邊的人更喜歡在山根的地方下夾子,放藥套。
沒有什麼獵手的傳承,大多都是為了生存。
窮山惡水出兇狗,人生活的都很艱難了,哪還有食物餵狗。
而這些村民將在附近要的狗崽子直接散養在家,偶爾喂一口熟悉一下,剩下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狗自己找吃的。
也正因為如此,這裡的獵人養的獵狗會更加兇猛。
與之共同出現的,則是獵狗的規矩性也差一些。
剛剛陸永尚和狗蛋猜的其實沒錯。
這裡之前就是一個熊倉。
不過不是普通的熊倉,而是一隻走駝子的倉。
走駝子是東北獵人都那些冬天不冬眠,依舊在冰天雪地中游蕩的熊的稱呼。
走駝子因為秋季攝入的食物不夠,身體內沒有足夠的脂肪,所以在冬眠的時候根本睡不踏實,被餓醒後就會冒著寒冬在外遊蕩找食物。
窮兇極餓這個詞很適合形容走駝子,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的走駝子那真是遇到什麼吃什麼。
特別這隻走駝子還是帶崽子的母熊,擔心體內脂肪無法孕育自己肚子裡熊寶寶的它,就連平日裡嫌棄的狼肉都吃的很香!
陸永尚這邊,剛剛鑽進山洞的時候。
那隻山洞中曾經的主人走駝子,剛剛聞著味道,摸到了前青嶺子村!
走駝子的嗅覺可比狼的嗅覺還要靈敏,離前青嶺子村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就聞到了烤土豆的香味。
這股子香味,對於走駝子來說實在是太具有誘惑性了。
香!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