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下來繁重的生產任務也讓十幾歲的孩子都加入到生產活動中。
也就是在七七年之後,才又開始重視起孩子教育。
當然這還是東北,而不少南方山區,九十年代的時候才開始重視教育。
”就在這,蓋學校的錢我出,全部要磚瓦房,地基這事王叔應該能搞定,就是我們這邊沒有學校,
不像趙哥你那就有學校,可以跟上面管這些的有接觸,
所以如何申請,怎麼批准這些都要請趙哥幫忙。”
陸永尚說出自己的想法。
後世就連退休的老年人都開始上老年大學呢,教育的重要性陸永尚自然知道。
而教育改變命運,或許在後世可能會有很多人不認同。
但在這個年代,但凡會寫字的都能在村子當書記。
但凡會算數的都能混個會計。
只要有學問,只要有真本事,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
而且教育是一項持之以恆的事情,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之前的陸永尚底子太薄,還做不到這件事。
現在根底在這個年代也算比較深了。
建幾所學校,應該不算太難。
“這。。。還是挺難的。”
趙鵬展聽到這皺起眉頭。
“你能蓋學校我信,你現在也有這個實力,就是缺老師呀。”
陸永尚聽到這嘴角上揚。
“趙哥這事你不用擔心,不出兩年就不會再缺老師了,相信我。
只要手續能辦下來,就可以了。”
78年初,東北擴招了一批小學老師,從初中畢業生中挑選了一批念兩年中專。
接著就有教師編制。
而且隨著不少知青無法返城,學校也可以當做一個可以給他們提供崗位的地方。
可以說只要上面同意。
學校蓋成之後,第二天就能有上課,打不了白文心和陸永尚他倆當老師。
特別是白文心,高中畢業的她水平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