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894.天漢孩子們的噩夢

中國美味蘑菇開始少批次上市。

瞬間吸引了大量食客。

只不過因為價格還貴、且產量低、時有時無。

也僅僅在天漢城區部分人群中知名。

頂多再加上少量遊客的朋友圈和VLOG。

名氣不顯。

真正讓它知名的動作還在籌備中,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事。

不過平安溝實驗室裡的培育,卻取得了突破。

在馬志濤和毛、王兩位教授及其團隊的辛苦研究下,以及高通量栽培加速技術敞開了隨便用的科研裝置加持下。

簡直太爽了。

攻克了中國美味蘑菇的第一個難題,產量。

馬志濤用的是標準菌棒基質培育,主要成分為大豆秸稈和玉米芯。

一公斤基質出產138克蘑菇。

相比近親雙孢菇,一公斤基質出產323克蘑菇。

跟別的更不能比了。

比如平安溝出產最多的平菇,一公斤基質,可以產出1.18公斤,蘑菇重量比基質還多。

毛教授到了之後,拿出了他們使用的基質。

主要材料是稻草,種植後發現,一公斤基質出產124克,還不如秸稈玉米芯呢。

按理說不應該啊,這蘑菇是長在腐爛蘆葦上的,適合分解草類才對。

那就試試蘆葦。

試過發現,果然有變化,一公斤蘆葦基質,能夠出產245克蘑菇。

原來它不是適合吃草,而是適合吃蘆葦。

說明方向沒錯,朝著這個方向繼續研究就對了。

但是用蘆葦種蘑菇的話,還有個問題。

蘆葦不是農作物,沒人種植啊。

這東西倒是多,只要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河邊還是池塘,邊邊上到處都是。

但這玩意不好收割啊,潮溼淺灘大機器下不去,只能靠人力收割。

深一腳淺一腳,一踩一陷滿腳泥,揮舞鐮刀汗如雨下,嘴裡呸呸呸土毛毛。

好不容易割了一大捆,抱都抱不下,上稱一稱,五斤半……

太打擊人了!

蘆葦太輕了,一畝也不過四百斤。

做菌包前還要發酵,發酵完就剩下三百斤。

而用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