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58.有源相控陣雷達?

作為一個紮根農業、育種大半輩子的專業人士。

駱一航這邊的土壤和微生物菌群,韋博士一看到就明白其中的意義。

更何況駱一航毫無隱瞞的提供了大量在這片土壤上生長的作物作為參照。

雖然實際的實驗還沒有進行。

但是韋博士的心裡已經信了五成。

五成不少了,對這個時候的他來講就是救命的——不是稻草,至少是救命的樹杈。

但是駱一航的條件是他長青生物的股份。

好處呢,是可以使用這裡的土地,整個長青生物都可以用,不僅限於一個專案。

長青生物雖然是私人研究所,重點專案是他韋博士主導,但還有好幾個次一級專案呢。

如果在這邊設一個分所,只把實體培育部分放過來,分子標記、組培、細胞融合等等還放在老實驗室的話……

韋博士用了兩天時間進行思考。

答應了駱一航的入股要求。

然後就是漫長的談判。

在談判中,時間慢慢來到了十二月。

羅慶財家裡的暖氣已經裝好,成為了羅家村第三個擁有暖氣的家庭。

至於為什麼是第三個,因為強娃自己掏錢先給家裡裝了。

羅宏志在十一月的後半段突然發力,一舉拿下了最佳員工,同樣選擇了給家裡裝暖氣。

不過他自己沒有出面,委託羅慶財去他家弄的。

羅宏志也是三隻小羅中第一個拿到駕照的,在拿到駕照的第一時間買了輛小五菱,然後上班以來第一次跟駱一航請了兩天假,一個人開車出去,一走就是四天。

包括兩天週末。

楊工離開了,時娟經過培訓,順利接手了智慧農業系統,現在是清音農業的首席技術員,在種植管理幾種作物的同時,大量精力放在了培育豌豆顛上面,跟長青生物來的四個工作人員打得火熱。

馬志濤的茶樹菇已經種植成功,魔芋爽已經定型,拿到了許可證。

這可把羅少安救了命咯。

11月底的時候,七千罐泡腳藥包已經售賣一空。

數萬網友們怨聲載道。

以至於羅少安每次開直播都會被先罵一頓,他們還因為買不到泡腳藥包,惡從膽邊生,號召直播間裡的觀眾不要買任何東西。

然後在抵制聲中,新上的兩千份滷肉料包銷售一空。

羅少安後來查了後臺資料,買的最多的就是那幫號召抵制的人……

這期間。

駱一航和韋博士的談判也進入到尾聲。

核心是駱一航使用土地入股,10年內培育不少於100畝的擁有豐富菌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