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些評論其他省市的網友這才有了概念。
【本來覺得一個菜賣六塊一斤已經很貴的,原來本來賣二十啊,那就很便宜了】
【這麼貴的菜,一個市,一年快三萬噸,看來是真愛啊。】
【這個豌豆顛好不好吃?】
外地朋友紛紛發問,十分好奇。
而川渝本地的網友,則都在好奇,到底有沒有人買到過啊?
答案是有的。
很快。
就有人在評論區發了一條。
【買到咯,六塊錢一斤,涮了火鍋,嫩,香,滑溜溜,特別好。】
他甚至還拍了包裝袋的照片,發在評論區裡顯擺了出來。
很快。
這條評論下面就變成了秀場。
樓中樓。
一些幸運兒匯聚於此,開起了誇誇模式。
【我也買到咯,六塊錢一斤,挑了袋大的,一斤二兩,花了七塊二,煮了一碗麵全放進去了,爽!】
【我媽媽第一批買的,那時候還沒限量,一把子搶到十一斤,連著涮了兩天火鍋,還打了湯,冬天都沒這麼過癮,顛顛兒自由咯。】
【我買的時候已經限量了,一個人只能買一包,一包就一斤,排了好久的隊,每次只捨得放一點點,分了三次吃光光。】
【我買了,我買了,我自己去買菜,不知道價錢。買到了六塊的豌豆尖。麻麻還說我買的是處理的,肯定爛了。結果煮出來,麻麻誇我好會買。(照片、照片、照片)】
不過嘛,能買到的只是少數。
更多的網友沒有買到。
發出的評論全是羨慕嫉妒恨。
【憑!什!麼!我!沒!有!買!到!】
以及,還有後悔的。
【啊啊啊我見到過,顏色稍微淺一點,好像更嫩,太便宜了,害怕,沒敢買。錯過了一個億!!!】
影片發出後。
各種評論紛至沓來。
驚訝的、詢問的、顯擺的、嫉妒的、後悔的、懷念的。
各種各樣。
當然還有最多的對培育出新品種的科研工作者表達感謝。
央視農業的粉絲素質就是高。
而有一條感謝評論,迅速上升,很快爬到了熱評第一。
評論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句話,【讓我們一起說:謝謝娟姐!】
娟姐嘛,自然是影片裡說的文英時娟團隊的時娟。
也有好多評論在感謝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