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97.男人的減速帶

測繪無人機和雷達都被駱一航玩出花來了。

幾種攝像頭一上,資料中心進行處理之後。

反正原本需要兩週的各種資料,一個下午全部搞定。

不光是坡度、高度、含水量,連帶熱源的動物,山上的樹木分佈都給弄了出來。

這下子就輕鬆了。

各部門喝著茶,吃著乾果聊著天,就把活給幹了個七七八八。

劃定了哪些地方可以動,哪些地方不能動。

剩下的再實地考察,駱一航提供各種檔案,提交申請表,再進行五個工作日公示。

經過稽核審批後,就可以拿到許可證了。

轉過天。

駱一航又請來了農技站的果樹種植技術員。

還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房教授,以及川省農科院蠶業研究所的相關人士遠端連線。

有本地技術員,有果桑研究專家,有香金葚的培育者。

三方從各自專業互相交流,再配上各種圖紙和實地考察。

確定了這兩萬株香金葚的種植位置。

然後李正那邊依據這個出施工方案,準備機器裝置和安排人手。

萬事俱備後。

大大的挖挖機又被平板卡車馱上了平安溝……

——

真就如羅慶財所說。

挖機上山開路是真的快啊。

李正找來的挖機,裝上定位器和資料接收終端,按照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指引。

轟轟轟就開上了山。

大爪子咔嚓一下把攔路的樹直接推倒。

再勾起來扒拉到一邊。

然後挖鬥庫庫刨土,刨出來的土也不用堆,也不用往下運,直接挖鬥甩扔到坡下。

刨完土再拿它那大挖鬥哐哐一頓砸,把路基夯實。

一截土路就出來了。

轟隆轟隆再往前走。

遇到點溝溝坎坎,直接從邊上挖土給填上,哐哐哐又是一頓砸。

所過之處,溜平溜平。

輕鬆,愜意。

幾天功夫就開通了五百多米。

當然,只是開通,路基啊邊溝啊什麼的還沒弄呢。

不過沒關係,能走通就行。

其他機器陸續開進,開始清理第一處種植點。

這回上去的還是挖機。

灌木草叢,大爪子一劃拉清走大片。

長著大樹,直接咔嚓咔嚓推倒扔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