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82.文英來了

那還是七月初。

齊若木帶著文英來到平安溝找到駱一航。

一見面。

駱一航立馬無視了齊若木。

熱情招呼文英,“文師姐,您回國啦,什麼時候回來的,有沒有好好休息一下啊。”

這熱情的,文英都不好意思了。

齊若木酸的喲,“您駱總接下來是不是該說,什麼時候給我幹活啊。”

“對啊。”駱一航特別坦誠,笑著看向文英,“文師姐,您那邊都安排好了麼,這回就不走了吧。其實再走也沒事,我這不著急,真不著急。一切以您為準。”

“嘿,你倒真會順杆爬。臉皮是真厚。”齊若木都不陰陽怪氣,直接懟了。

駱一航不慣著他,反懟過去,“廢話,這時候臉皮就得厚,沒準文師姐臉皮薄,抹不開面子就答應了呢。是吧文師姐。”

文英搖頭苦笑,“你們兩個真是好朋友。”

……

把齊若木和文英讓進辦公室,到接待區坐下,倒上茶。

這回換成文英開口了,“駱總啊,我可是不敢不來啊。您都傳出去了,資金無上限、工作不插手,搞的自己跟受氣包似的。又是給命名權,又是給利潤分成,我人還沒到呢,卡上打了快兩百萬,合同都沒簽。其他單位誰敢要我啊。”

“不能夠!”駱一航把手一揮,“據我瞭解,科研單位的頭頭腦腦,都不要臉。”

齊若木哈哈大笑,豎起大拇指,“您內行。”

廢話,接觸這麼多了,能不內行麼。

文英是誰。

是“傑青”、是“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傑青,全稱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為了促進青年科學和技術人才的成長,鼓勵海外學者回國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而特別設立的科學基金。

一年只有160個名額。

萬人計劃就更厲害了。

百人、千人、萬人計劃,其中百人和千人是引進國外人才的。

萬人計劃是立足國內支援本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三個計劃裡萬人最難進,代表”國家需要特殊支援的人才“,這是真正能代表國家層面上的人才計劃。

入選者年齡有嚴格的要求,領軍人才基本50歲以下,拔尖35歲以下,主要目的是為國家培養未來10——20年內的人才。

計劃透過十年時間,遴選出一萬人,所以叫萬人計劃。

即便是長青生物的韋博士,也沒資格入選萬人計劃。

主要是年紀過了,以韋博士的水平,應該奔著長江學者去。

而文英就入選了萬人計劃,35歲以下“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