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二章 漏斷人初靜

泠兒自以為然就道:“古往今來故事套路就是這樣的啊,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戀愛就是折騰,無折騰不成真愛。總要有點矛盾啊誤會啊,人生才會圓滿。”

這姑娘估計是看小說看走火入魔了,不能再離譜了。

泠兒最大的興趣就是研究小說,並整理出一套理論。她立志要看盡天下小說,再總結分析,著述立論,討論小說的利與弊,包括從中所反映的世情百態,人性掙扎,掙扎中的理想、名利、感情、家國大志,進而昇華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境界,著成一本傳世名作,雖然我委實不知道她能從裡面研究出什麼來。

再一次出宮,想到流雪坊瞧一瞧,卻發現三樓視窗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上回來時瞧見的那盆綠竹盆栽不知去哪兒了。頓時沒了興趣,掉了個頭,去解憂酒家。

解憂酒家盛名猶存,仍是長安最受歡迎的酒家。

我重遊故地,進店走了一圈,尋了個好位置坐下,含笑望著對面的人,“楊公子今日不用守衛,怎麼不回家陪伴妻兒,反倒一個人在這?”

楊堅反問我,“蕭姑娘不在宮裡陪伴聖駕,怎麼一個人出宮了?”

“陛下許我一塊出宮的令牌,我可以隨時出宮。”

楊堅一聽,羨慕道:“陛下對蕭姑娘當真愛重。”

“依我看,楊公子對尊夫人更加愛重。曾得陛下傾心,又令楊公子如此痴心專情的女子,青薔很想知道,楊夫人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似是好奇,問,“她是否有什麼過人之處,精通琴棋書畫?會唱歌?會作曲?容貌絕世?善解人意?”

楊堅聽了我這一連串的猜測,笑道:“她是鮮卑人,並不如漢人女子那樣精通琴棋書畫,不會唱歌,容貌不差但不是絕世,善解人意談不上,唯在作曲上,頗有造詣。但她就是她,是無一獨二,不可代替的。她的好,只有我知道。”

能說出這番話,可見他是真心愛他妻子,我真心道:“能得你如此對待,是尊夫人的福氣。”

楊堅亦道:“此生能得她為妻,亦是楊堅的福氣。”

“算了,不提楊堅的家事了。作為臣子,我們行走市井民間,當時刻有替陛下巡牧之心,體察民情。你出宮,可有發現什麼?”楊堅轉了話頭,眸光別有亮色。

我眸光一頓,“發現什麼?”

為了讓我深刻體驗民生疾苦,楊堅特地把我帶到了城郊外的一處採石場。他告訴我這裡做苦力的大都是昔年江陵之亂②軍隊從江陵擄來的無辜百姓,他們流落異鄉,被迫成為了可任意驅使的奴隸,從事生產勞動,沒有人身自由,可以被當成商品一樣任意買賣,不受律法保護,過得其極悲慘。

“在長安,還有很多這樣的人,這樣的地方,百姓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不止在長安,還有很多地方,無辜的百姓淪為了任人宰割的奴隸。楊堅以為,一個國泰昌盛的國家不應該有太多的奴隸,那隻會顯示國家的無能。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應該讓子民吃飽穿暖,安居樂業,不再受人欺凌,變得強大起來。”

我望著楊堅別有深意的目光,道:“我只是一介小小女官,楊公子跟我說這些,又能改變什麼呢?”

楊堅目光熠熠道:“不要輕看了自己的作用,你深得陛下的寵愛和信任,又曾是大冢宰身邊的紅人,蕭姑娘或許認真地跟陛下和大冢宰提一提,事情就會有所不同呢?”

說話間,我看到一個莫約七八歲的小女孩在搬石塊時不慎砸傷了腳,還被工頭鞭打著催促幹活,我看不下去,喝止了工頭。一問之下得知,這小女孩是奴隸結合的孩子,她的父母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病逝了,奴隸主自然不能白養她,便強逼著她上山幹活。

著實可憐。

註釋:

①標題出自宋代蘇軾的《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②江陵之亂:公元554年,西魏攻破南梁都城江陵,梁帝被俘處死,大量百姓被劫掠到長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