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明星嘛,總會有幾個微博小號。
大號用來宣傳和粉絲互動,平時發什麼回應什麼甚至小到上線時間,都受到團隊的嚴格控制,就擔心藝人做出什麼不符合人設的事。
小號呢,那用處就大了。
你比如裴一,他就有兩個小號。
一個是工作人員專門養著的,所呈現的性格和大號略有不同,但裡面又有些可以窺破身份的蛛絲馬跡,從他一出道開始就申請了,就怕以後出點什麼事,還可以用小號來分散一點注意力。
還有一個,就是裴一自己的私人小號。
裴一自己的私人小號歷史蠻久的了,初二的時候申請的,但這麼多年基本上只用於瀏覽而非分享,所以介面上一條微博都沒有,只有一些不小心手滑點的贊和稀稀拉拉的評論。
他當時申請這個號時,還費了一番功夫想名字,一開始本來打算叫“天下第一”,結果重名了,後頭出現一連串系統自動生成的數字,他就不要了。
後來又想了好幾個名字,譬如“一顆大西瓜”,“一顆紅心向祖國”,“一個好漢山間走”,“一個人”等等,結果一搜,全部都已經被註冊。
裴一實在取的疲憊。
剛好那時,隔壁的哥們正在打遊戲,打到氣頭上吼了一句,
“媽的這個冰月之蝶有病吧,前後左右分不清啊!”
裴一就直接輸了一個:冰月之蝶,當然,為了防止重名又出現亂碼,他還特意加了一個“兒”。
果然,這一次,總算是比較順利。
後來雖然有可以改名的機會,但裴一也不想再改了。因為他突然意識到,這個名字就是他最好的偽裝色。
“冰月之蝶兒”——怎麼看都是個女的嘛。
還是一個文藝多情有詩意的女人。
嗯,不會暴露不會暴露的。
......
裴一小號關注的人不多,烏啦啦城邦就算是他的愛豆。
其實也不是愛豆吧,他高一的時候,無意間逛到了一個做菜的影片。
影片不算太長,名字叫做“宿舍裡的牛肉粉”,顧名思義,也就是教人們怎麼在宿舍裡煮牛肉粉。
裴一挺喜歡看美食影片的,他自己不會做,就喜歡看看這種教程。
但是很多美食節目裡,拍著拍著就要嘮嗑一下,半個小時的影片裡,二十分鐘都在聊天,剩下的十分鐘裡,五分鐘都在拍花拍草拍貓。
他就不太高興。
而總共不到兩分鐘的牛肉粉影片,簡潔明瞭地闡述了整個做菜過程。步驟、時間、分量、火候都一清二楚,期間一句多餘的話多餘的鏡頭都沒有,拍的非常幹淨。
牢牢把握住了裴一的審美取向。
於是裴一就關注了烏啦啦城邦。
成為它的第十三個粉絲。
——也是第一個既非系統僵屍也非親朋好友的粉絲。
一開始,裴一也就是順手關注一下,並沒有放在心上,他的小號就是隨便玩玩的,但凡看見有趣的東西,都會點個關注。
但是烏啦啦城邦約莫是個很懂生活也很會享受生活的人。
用小學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它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它經常會發一些簡單的美食製作影片,又或者特效教程,又或者是一些自己隨手拍的照片。
很多時候,照片基本不加濾鏡,卻莫名的有一種野性的美感。
在這個訊息龐大,睡一覺或許就天翻地覆的時代,浮躁和嘈雜是生活常態。
娛樂圈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