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寶寶覺得自己生出來的第一天起,就活在母親“少女”的魔鬼教育之下。
當然,給自己的兒子穿裙子,紮辮子,扮小女生這樣的變態喜好,她媽自然是沒有的。
但他媽有神神叨叨的強迫症。
小時候,裴寶寶像全天下百分之八十的孩童一樣,不喜歡吃青菜。
每次父母帶著他去別人家裡做客,又或者是別的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來他們家裡做客。
吃飯時,別人家的家長都是這樣勸的,
“來,再吃一口,再吃一葉青菜我們就不吃了好不好?”
而他母親是這樣勸的,
“來,寶寶,我們再吃十片,你的名字是十七,我們做什麼都湊齊十七好不好?”
如果裴寶寶不願意吃,他媽還會恐嚇他,
“你看的動畫片沒告訴你嗎,名字是每個人身上的咒語,你要是不吃滿十七片,以後就會長不高,跟你雷叔叔一樣矮。”
裴寶寶一瞪眼睛,就……就吃了。
那他能知道什麼呢。
他還是個寶寶啊。
當然是大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了。
而且也不僅僅是吃青菜。
反正從小到大,母親神戳戳的強迫症滲透進了他生活的每一處。
——比如,米飯一定要吃滿十七口才能離開飯桌。
夏天吃冰淇淋,一個星期只能從媽媽那裡舀十七勺。
冬天出去玩雪,只能玩十七分鐘。
一個月最多拆十七輛小汽車,說夠十七聲媽媽我愛你。
每天還要跑十七分鐘的步。
……
而以上種種一切,通通只是因為,他的小名是十七。
爸爸對他說,媽媽本來沒有強迫症,但生了他之後,就得了這個病,媽媽為他付出很多,他要多多體諒媽媽。
然後林蔓茜在裴寶寶聽不見的地方,怡然自得地對裴一說,
“我這個強迫症得的真好,正好讓他多吃青菜多吃飯,強身健體不感冒。幸好他叫裴十七,要是叫裴三裴四。”
……
其實,對於裴寶寶來說,媽媽的少女式教育,除了表現在強迫症上。
還很嬌氣,很……任性。
他還記得的一件事情是:
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母親節那天,老師給小朋友們佈置了一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