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等人只恨胯下的馬匹不夠強,身上的盔甲不夠強,不然他們可以一往無前的衝破銅臺關,一路衝到遼國的上京城去。
狄青率領著虎字軍衝出的小道,就碰見了遼國巡邏的遼兵。
遼國巡邏的遼兵,聽到了斥候回報,說是有敵人,想著過來清掃一二。
可是看到了狄青等人全員陣容以後,嚇的立馬掉頭就跑。
狄青率領的虎字軍軍陣後面是什麼兵馬,遼兵沒有細看,只是前軍的鐵騎,就足以嚇的他們狼狽逃竄。
重甲騎!
騎兵衝陣的大殺器,重甲騎!
在沒有提前做足準備的情況下,遼國的遊騎對上重甲騎,正面抗衡,那跟找死沒區別。
即便馬背上坐著的是他們看不起的宋人。
遼兵撞見了狄青一行,想要逃跑。
但狄青卻沒有給他們逃跑的機會。
虎字軍雖然沒有配備火槍,但是卻配備著手弩。
狄青等人追擊在遼兵背後,抽出了手弩,對著他們就是一通猛射。
跑的快的,自然逃過了一命,跑得慢的,皆成了箭下亡魂。
有些沒被射死的,跌落下馬背,就被後方衝上來的鐵蹄生生給踩死。
數百斤重的重量,一下一下從他們身上碾過。
到最後,他們就變成了一堆碎肉。
狄青估計,兩柱香就能衝到銅臺關下,可事實上最後卻只用了一柱半香時間。
速度之所以比狄青預估的快,也是因為在他們衝鋒的路上碰見了遼兵的緣故。
虎字軍不愧虎字之名,見到了遼兵,就像是餓虎見到了羊。
他們奮力的催動著胯下的戰馬往前衝,只為能衝到遼兵的身前,給他們一刀。
一刀便足以奪去遼兵的性命。
他們手裡的刀很鋒利,能輕易的劃破遼兵的皮甲,砍在他們的血肉之軀上。
遼兵們不是被當場砍死,就是在被砍以後,得不到救助,失血過多而亡。
狄青等人衝到銅臺關下的時候,銅臺關的守將才慌慌張張的出現在了關城上。
“宋軍?!”
“宋軍怎麼會出現在銅臺關?!”
銅臺關守將難以置信的看著狄青率領的虎字軍。
自從宋國太宗皇帝趙光義三次北伐失敗以後,宋軍的蹤跡,就徹底從大遼消失了。
宋軍數十年沒敢踏入到遼地一步。
一旦有宋軍涉足遼地,不需要大遼做什麼,宋國的皇帝就會派人斬下那些宋軍的腦袋,送到大遼,平息大遼的怒火。
銅臺關守將,早已忘記了宋軍侵入到遼地的模樣。
或許不只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