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七零章 倭國已成過往

倭國不單單隻提供土地,原始森林是上好木料來源。礦產雖然不豐富,但相對來說,還是有不少的。

尤其是金礦,銀礦!

如位於北海道的“鴻之舞”金礦是後世日本排名第三的金礦。從1915年開始到1973年閉坑,五十多年的時間,累計出產了73噸黃金和1200噸白銀。

新瀉縣佐渡金山,是日本第二大金山,也是日本最大的銀礦,曾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金銀礦之一,自1601年成為德川家康的領地,是江戶幕府重要的財源。足足挖掘了數百年,佐渡島也被當地人稱為“金島”。

菱刈金礦是日本最大的金礦,位於九州島鹿兒島縣北部的北薩附近,後世至少生產了三百噸黃金。

儘管這些都屬於火山噴湧形成的礦脈,但王進知道大概位置,憑藉古人的智慧,到手是遲早的事情。特意從大本營調來經驗豐富的探礦師和冶煉工匠。

爭取早些開採礦脈,增強梁山底蘊!

隨著距離12月底年關越來越近,倭國使節團滿載而歸。不僅往島上輸送了堆積如山的糧食,還有各種急缺的藥材等物資,以及千多名各行業人才和百多位沒有背景,在太學院等待官位而不得的學子。

這批學子最初踏上島嶼,看到島上有不少宋人百姓有些發懵。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直到踏入東海都護府,瞭解到情況,又經過聞煥章,婁敏中思想教育,一個

個變得興奮,叫嚷著要為民族奮鬥。

他們也要開疆拓土,名留青史!

這麼多人才湧入,一下子讓倭國官場活躍。經過測試後,凡是合格者都分配到各個縣城擔任縣令。

村鎮問題歸屬縣。縣衙難以決策問題,可彙報州,州大事則上報隸屬的大府,再是兩路總督衙門,解決不了或遲疑不決,則是奏報東海都護府機構。每一年各地官員會接受考核,來評定升遷資格。

倭國各地邁入正規化,各種事務彙報全部寫成公函。緊急事件,則可以利用飛鴿傳書,上奏都護府。

各級層層彙報,相互監督。

這樣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也減輕了王進很多壓力。終於不再像以前那般忙得腳不沾地,七竅生煙。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夫人,為造小人而努力著!

東海都護府設立不久,剛剛平定,需要重兵駐守。花和尚魯智深任東海節度使,率鐵血軍坐鎮倭國。

都護府,兩路總督衙門坐落在本州。

鐵血軍第一師,第二師駐紮拱衛!

北海道,九州,四周三個島嶼分別駐紮著第三師,第四師,新組建的第五師,主將是白毛虎馬勥。

雷霆軍也留下新組建的第五師,主將刀疤虎馬勁。虎賁軍也留下萬命騎兵協防,島上守衛野戰軍七萬。

另外在這次戰鬥中表現優異卻受傷的軍官轉為縣尉,巡檢,提轄等官職。三兩萬阿伊奴人士兵優先補充野戰軍的損失,剩下的部分轉

為城防軍。部分在地方衙門任職。宋朝的青壯年和倭人新兵只要願意,並透過選拔,同樣可以在府衙當差。

倭國島上政務,軍事安排妥當。

參予此次大會戰的軍隊就地休整,順便重修軍營。招募青壯訓練,掃蕩森林野獸或熟悉島嶼情況。

倭國戰亂平息後,進入高速發展狀態。

為了大東亞共榮,王進親力親為,丟掉了血淋淋的屠刀,親自率隊前往各處視察。白天出面用蹩腳的土著方言,安撫各地平民,保證其利益不受侵犯,接見投靠的官吏,士紳,許諾是人才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