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九章 遵永大捷功至偉

在大明百萬軍中,近千上將軍們看來,有阿敏及數萬八旗軍把守的遵永四城,就如同當年的瀋陽城一樣,根本難以攻克,所以根本沒人出頭送死。

而秦軍神率五千白桿兵,配合經過遵化和廣渠門大戰之後不足四千的關寧軍,兩軍合計不足萬餘,面對數萬八旗鐵騎,竟然在五天之內攻克四城。

這樣的輝煌戰果在泰昌、天啟、崇禎兩朝,都是空前絕後的。

是年二月,秦良玉和祖大壽先攻灤州,阿敏依然表示不屑,遙控指揮灤州金軍與白桿兵惡戰。

然而白桿兵是秦良玉親手訓練的山地特種部隊,其作戰優勢不是野外戰陣,而是山地戰和攻城戰。

白桿兵及善於攀爬,阿敏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呢,灤州城門就被白桿兵給佔了,這下一舉奇襲成功,阿敏連發兵救援都來不及。

次日,秦良玉追擊清軍散卒,率軍又來攻打遷安,再一次輕易攻克。

要問為何白桿兵攻打城池就會這樣迅雷不及掩耳?

看過現代特種兵訓練的影片大概就會知道,普通士兵想要徒手攀登五層樓幾乎不可能做到,而訓練有素的特種兵完成徒手攀登五層樓,絕不會超過五十秒。

這就是差距,也同樣是白桿兵和明軍各路軍閥的差距。

已經帶著數萬援兵上路的阿敏這下真急了,不能夠啊,按道理說我這防禦戰法是先挫敵人鋒芒,而後援兵一擁而上,痛打落水狗。

這戰法比《三國演義》裡的橋段都精彩多了,沒道理眼睛一閉一睜,城池就沒了啊?

再一閉一睜,索性沒了兩座城?

為了反敗為勝打退秦良玉,二貝勒阿敏決定主動出擊,拋棄《三國演義》那些糊弄鬼子的橋段,陪秦良玉玩兒一次大的。

這裡要說明一下,鑲藍旗旗主阿敏被稱為二貝勒,兩紅旗旗主代善也是行二。

可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阿敏是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的二兒子。

然後呢,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死後,代善被封為和碩貝勒,位列四大貝勒之首,序稱大貝勒。

阿敏的二貝勒,是在愛新覺羅家族中行二。

雖然連丟灤州和遷安兩座堅城,可阿敏並沒有氣餒。

當然了,渾河大血戰,老汗王努爾哈赤親自掛帥,四大貝勒四小貝勒悉數上陣,十萬天兵踏下的鐵蹄也沒在狂野中拿下一個秦良玉,這事兒一直是愛新覺羅家族心口的一根刺,阿敏想要靠自己一個人搬回來的。

兩天拿下灤州和遷安兩座城池後,又來到遵化城下的秦良玉也很快發現到了阿敏企圖。

阿敏在城外擺開步騎精銳,想要在遵化城外與秦良玉決一死戰。

結果秦良玉不仗義,如同八路一樣,和鬼子拼刺刀之前,鐵炮子的給。

阿敏的步騎軍沒等展開,便是被秦良玉先用大炮轟,再是步兵衝。

灰頭土臉的阿敏剛重新站好隊形,白桿兵整齊劃一的集團衝鋒便殺到了眼前。

白杆槍鐵畫銀鉤,槍鉤破馬甲,槍尖透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