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七章 裹挾

金烏高懸,但張濬只覺得渾身發冷。

劉崇望嚥了口唾沫,又看了看一片混亂的軍營,長嘆了一口氣。

主帥沒有任何威望,大小將領也是草包,勉強將軍士帶到涇州就已經是僥天之倖,夫復何言?

他突然想起了李琢這個人。

名將李晟之孫,李聽之子。家族出身孫志直鳳翔一系的安西北庭軍,後入神策軍,屢立戰功,正兒八經的京師將門之後,當過橫海節度使,善於領兵。

討李國昌父子之時,帶著三千神策軍入河東,指揮著諸道兵大破沙陀。

但李琢的結局如何呢?

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也就加了一些榮銜,然後也不給神策軍兵權,而是外放當隨州刺史。

可笑可笑啊!如此之功,不重賞本來就說不過去,居然還給貶到了外地,到死都不能回京。

神策軍,完蛋了!

“邵樹德此賊!”之前一直沉默的張濬,嘴裡突然蹦出了句。

“嗯?張帥此何意?”劉崇望一愣,有些不理解。

“唉!”張濬嘆了口氣,道:“吾不意神策軍竟荒廢至此。昔年楊復恭帶了五千忠武軍入神策軍,本是精銳能戰之士,惜被邵賊奪走了。”

劉崇望愕然。

楊復恭從河南帶過來的那批人確實能打,忠武八都嘛,與巢軍正面血戰過,但人都被邵樹德拐走了,現在談這些做甚?

不過張濬的話也給了劉崇望一個思路。

其實,最早的那批神策軍,在長安安家後,也慢慢變得不能打了。但朝廷不斷吸納軍閥降兵入伍,而且那時候有老將把關,吸納進來的都是降兵中的精壯,有戰鬥經驗,朝廷給的賞賜也豐厚,自然能打。

就這樣,將神策軍的戰鬥力硬生生維持了二十年不墜。

二十年後,戰鬥力又有所下滑。

朝廷故技重施,每一次征討驕藩、逆藩,總注意收納精銳降兵,還把滯留長安的西域胡人酋豪、安西軍將官後代全編入軍伍,這樣又維持了二十餘年。

在整個憲宗朝,神策軍還是能打的,不過戰鬥力再度下滑也是從這時開始。

其實說真的,作為京師禁軍,神策軍的戰鬥力維持了將近五六十年,威壓四方,戰功赫赫,已經非常不錯了。

承平後墮落,或許是歷朝歷代禁軍都難以改變的宿命。

劉崇望覺得,要想再度恢復神策軍的戰鬥力,或許只能從收編能打的藩鎮兵入手。

只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

軍士們大包小包,紛紛出逃,軍官不能制,甚至就連軍官也加入了潰逃的隊伍,僅僅因為一句不辨真假的傳言。

能因為流言就潰逃的軍隊,已經無法信任了。

劉崇望突然想流淚,聖人還對神策軍寄予厚望,出征前還興奮地說,在河北、河南諸鎮募兵順利,已得精壯兩萬餘,正開往京師。

晚了啊!

“張相,諸軍聞風而潰,不管傳言真假,這仗肯定不能打下去了,還是趁早走吧。涇原軍若得知訊息,定全軍殺來,我等豈不皆成階下囚?”劉崇望勸道。

張濬好像突然反應了過來。

“車駕呢?”他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