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

海邊支起了鐵鍋、烤盤,一塊塊肉被扔了進去,滋滋冒油。

赤山浦的八月,就從這樣一個歡樂的日子開始了。

邵樹德站在高臺上,看著領完賞賜的軍士們感恩戴德開始大酺,哈哈大笑。

他知道這輩子成不了從三皇五帝開始傳下來的賢君了。他就喜歡和武夫們待在一起,聽他們講跋扈的“騷話”,瞭解他們的訴求,解決他們的困難。

他知道,這是後遺症,時代帶來的後遺症。

這個年代的文武官員,只要腦子不是屎,都知道他們面臨著什麼形勢。

但眼前這九千名士兵,拘謹地有些過分了,讓邵樹德又是欣慰,又是悵然。

這九千人主要來自橫野、平盧二軍。

這兩軍經過多次抽調,以及一定的戰損,人員加起來只剩一萬了。

這次又抽調一千精壯,補入禁軍,取代年底將要老退的一批人,剩下的則編為東萊鎮軍,前往新羅駐防。

鎮軍首任指揮使高思繼,今年已逾六旬。

指揮副使王濟川、都虞候張溫、都遊奕使高佑卿。

橫野、平盧二軍原本的幾位主官,如封藏之、李存進、楊師厚在這幾年相繼去世,高行周則調往佑國軍出任右廂兵馬使。

任命都是由邵樹德親自簽發的。

看到這些名字時,他有一瞬間的恍惚。

王濟川是王遇之子,張溫出身銀鞍直,高佑卿出身鎮國軍城傍少年,其實都是大夏軍將中的中生代了。

而封藏之、李存進、楊師厚,其實都是前唐藩鎮時代的老人。

他更感慨的是,楊師厚遠沒有歷史上那麼出彩。

站錯了隊,蹉跎歲月,沒有舞臺,金子也不一定會發光。

江湖草莽之中,有能力、有本事成為名將的人太多了,但有機會、有運氣的卻很少。楊師厚缺少的是運氣,這是時代的悲劇,怪不得誰。

鎮軍已在赤山浦整訓很久了,今日大酺之後,從明天開始,就將分批登船,前往東萊縣戍守,為期三年。三年之後,朝廷會調另一批軍隊過來接替,可能是禁軍,也可能是雜牌。至於會不會將東萊變成一個長久的穩固基地,把鎮軍長期化、固定化——這意味著他們的家人也得跟著過去——還得看情況。

“新羅那邊的情況,朕已知悉。”下了高臺之後,邵樹德對南衙樞密副使李忠說道:“這支部隊東行,你親自帶隊送一下,至東萊留鎮數月,年底再回來。”

“遵旨。”李忠應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拍了拍李忠的肩膀。

半島三國原本一觸即發的局勢,在朝廷派員申斥之後,稍稍冷卻了下來。如今,就只有泰封國內還有小規模的動亂,惶惶不安的新羅鬆了一口氣,野心勃勃的百濟暫且按捺住了擴張的念頭。

但邵樹德知道,這只是暫時的。這三個國家目前都在觀望,私底下暗流湧動,不知道在策劃著什麼陰私勾當呢。

統一整個半島,應該是那邊的有識之士、英雄豪傑們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邵樹德在意金甌無缺,人家就不在意嗎?都是華夏文明圈內的次生文明,大夥的思維模式太像了,不可能放棄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