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秋來,寒來暑往,玉女峰又披上了三次潔白的冬裝。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嗯,未滅。
從華陰通向華山的山路上,一行四人正艱苦跋涉,一腳高一腳低踩在厚厚的雪中,迎著寒風向華山趕去。
前面的漢子抬頭看了看前方,抹了把幾乎凍僵的臉,不無埋怨道:“山前的這段路實在太難走了,什麼時候能重新修整修整?”
“我們華山不是封山嗎?哪有封山還修路的,明年封山期滿,掌門一定會安排修路的。”
走在中間的漢子一遍答道,一邊伸手緊了緊揹帶,轉頭問:“保柱,冷不?”
背後斗篷中轉出個烏黑的小腦袋,黑溜溜的大眼珠左右望望,答道:“長根叔,不冷。”
李長根抬頭看看天時,又看看前方,招呼道:“兄弟們,加把勁,轉過前面兩座山就到山門了,山門裡的路可就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把孩子們送到傳功院,今晚的酒肉管夠。”
另外三人歡呼一聲,託託後背的小孩,加快腳步向前走去。
後面的漢子喊道:“李師兄,俺娃已經六歲了,過兩年還得你來掌掌眼。”
另外兩個漢子也齊聲附和,希望李師兄多多關照。
李長根哈哈一笑,連道好說,應付這三個在華陰外借的外務部弟子,心中卻不以為然,要選為華山童生可不是這麼容易的。
自三年前,掌門重新規劃傳功院,就設立了許多規矩。
他們這招生組可是有考核指標的,每年需尋找若干資質良好的弟子帶上華山,就是弟子,也分一二三等,三等值五分,二等值十分,一等弟子可就值二十分。
這貢獻分可是大有用處,只要夠分,就能到藏經院兌換功法,自己眼饞一部疾風快劍已經很久了,去年分數不夠,只能眼睜睜看著。
這次把這四個弟子送到傳功院院,自己的積分就超過五十分了,足夠兌換那部劍法了。
李長根三十多歲,在華山做雜務弟子已經十幾年了,資質並不算太好,武功一直在三流巔峰徘徊,好在還算用功,在雜務弟子中也算是個好手,加上走南闖北,江湖經驗豐富,被傳功院李院長選中,進了傳功院。
第一年外出就帶回了三個苗子,換了三十分,當即就兌換了一部中級劍法,去年又賺了二十五分。
而且,轉修掌門修改過的華山心法,修煉速度竟加快了許多,去年完成華山心法六層的修煉,被晉升為內門弟子,掌門賜下了華山道心劍。
這劍法確實精妙異常,只是自己常年行走江湖,卻還是希望得到部快劍劍法,但本門只有第一部高階劍法是門派賜予,要想得到第二部,卻需自己去掙。
拖了拖後背的孩童,這是意外之喜。
這是回程中在一個小村中遇到,他的母親難產,為保住小孩,大人歿了,故名保柱。
父親在他五歲時又去了,好在小保柱人機靈,嘴巴甜,手腳勤快,村裡人憐其父母雙亡,也就有一口沒一口的給他吃了,好不容易活到八歲。
自己見其雙目有神,略一測試,居然是一等資質,簡直就是天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