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掌門說的是什麼意思。
都是經歷了劍氣之爭的人,當年的慘狀歷歷在目,現在這一批人上了華山,所思所想和山上之人肯定不同,這不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劍氣之別嗎?
眾人眼光轉向宋文則,這想法是他提出來的,也許他考慮過這個問題。
宋文則見大家都望著他,心中卻有所遲疑,作為一個五十歲的老人,當然不會沒想過這個大問題,但這話卻不是這麼好開口。
嶽不群道:“宋部長不必顧慮,只要你這法子有利於華山,都說出來,即使有什麼不當之處,也只是提議,是否可行,讓大家討論討論才知。”
宋文則道:“我知道大家顧忌的是什麼,但我覺得只要保持華山現在的做法,一碗水端平,這些弟子就會很快融入華山,根本不需擔心。”
眾人聽了,都覺得一頭霧水,不明白宋文則說的是什麼意思。
嶽不群腦中電光火閃,瞬間就明白了宋文則說的是什麼,‘啪’的一聲,一掌拍在椅子扶手上,心情激盪之下,居然沒把握好手中勁力,把扶手拍得四分五裂。
“好!好!好!”哈哈大笑起來。
嶽不群收了笑聲,見眾人一臉茫然,笑著對宋文則道:“宋部長給大家都說個明白。”
宋文則見嶽不群不曾惱火,信心大增,解釋道:“昔日華山劍氣相爭,不外乎理念不同,利益不同。”
“現今華山上下如一,各幫派弟子即使入了山,人人來自不同地方,即使人數不少,但無高手帶頭,個人對於華山,猶如小巫見大巫,只有融入接受華山理念,才能在華山立足。”
“這些人等,本就對華山心存敬仰,接受華山理念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故此節不用擔心。”
“剩下就是利益之別,舊時華山上下,各有師徒傳承,既傳承理念,亦延續利益。”
“可現今華山上下,無一人收徒,各輩弟子,均按需分往各院部,各院部只有上下之分,卻無尊卑之別,如此就割斷了利益的傳承,即使要爭,也是為部院而爭。”
“但任何一個部院,都只是華山一份子而已,其職能權力不可能侵入其他部院,這樣就杜絕了利益之爭導致全派對峙,掌門如此設計華山架構,實是高瞻遠矚,用心良苦。”
眾人聽了,深覺有理,都紛紛點頭。
黃不韜卻聽出一點其他意思,驚訝道:“掌門不準備收弟子了?那以後的掌門誰來做?”
黃不韜對自己等人是否收徒倒沒太在意,但掌門可不行呀!這可是關係到整個華山的穩定傳承,一出岔子,華山派可就大亂了。
嶽不群擺擺手,道:“這個問題另外再說,我自有安排,大家說說,宋部長之言是否妥當,按照現今的管理模式,是否可消除剛才所慮。”
注意力都轉到掌門師徒傳承的眾人,只好都閉上嘴,把這事先放下,繼續討論陝西精英事務。
李不山道:“宋部長之言確有道理,從學堂的角度來說,這些入華山的弟子,還是需要進行一定的學習,武功不算,自有掌門賜下。”
“但華山歷史,各種禮儀、常識、華山的行為處事方式等等,需讓他們全部學一遍,一是增強其對華山的認可,二是經過學習,讓他們的言談舉止與華山弟子相似,不會產生明顯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