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盟熱鬧起來。
七大教,十八大派,五十六個幫會的強力人物,接二連三出現在長安島,集體籌商建國事宜。
帝國的名號,年號,旗幟,架構……
皇室的權利和義務,待遇……
帝國內閣的組成,與皇室之間的關係……
各教派與帝國的關係,教派的存在形式……
世俗管理中,教派與內閣的權力分配……
稅收的收取和使用……
皇室軍力,內閣軍力,各教派的軍力之間的關係……
……
林林總總,千頭萬緒。
與十幾年前長安盟成立前的狀況極為相似。
同時,一股建國好處多多的輿論浪潮,在整個中華修煉界洶湧散開。
什麼聯盟名不正言不順,導致執法不利,兇徒逍遙呀!
什麼道路不暢,橋樑毀壞,無人規劃打理,這是聯盟的侷限性呀!
什麼河道崩塌,無人管理,是因為聯盟無錢無人……
反正,之前各教派管理地方,因經驗不足,人力不足,財力物力不足,導致的所有不好的結果,都是聯盟的原因。
因為聯盟這種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新事物,存在種種缺陷,才導致各處管理不完善,民眾生活受影響。
為了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保護百姓,完善社會管理,建立一個帝國是非常有必要的云云。
正正反反,無數人陷入了討論。
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有冷眼旁觀的,有煽風點火的……
熱熱鬧鬧,熙熙攘攘……
但同意建國的輿論,自自然然佔了上風,然後討論就開始偏了方向,不再討論該不該建國,而是該建怎樣的國。
諸侯國?王國?帝國?
大帝國自然又理所當然地佔了上風。
如今的中華修煉界,地域之寬廣,武力之強盛,前所未有,這樣的國度,不是大帝國之名,不足以形容。
然後自然就談到了皇帝?
誰來做皇帝?
一幫平頭老百姓,居然討論誰來做皇帝,這太刺激了!
誰都忍不住想說幾句。
在各教派的管轄下,自家掌教自然被第一個推舉出來,然後又有人列舉其他教派掌教,大致就是七大教的掌教了。
至於其他十八派五十六幫會的掌門幫主,連他們自家的百姓民眾,也知道是不可能,都在討論七大掌教誰最有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