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被別人欺負,要麼欺負別人。”
所有人都跟著劇情,不禁地琢磨起了這句話來。
這句話或許有點過於極端,但是幾乎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裡面找到這句話。
甚至在每個年齡段都能找得到一些經歷來體現這一句話。
不過還是踏入了社會的人更能夠體會到這句話。
苛責吝嗇的老闆,愛佔小便宜的同事,很多人都被欺負著。
反過來,也有很多在欺負別人的人。
不過,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好的事物。
大家更加意外的是,李曉作為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就能寫的出如此深刻的臺詞。
而且李曉從小家庭幸福,吃穿不愁,他的生活絕對要比絕大部分的人都要美好的多。
那麼,這些感悟他是從哪得來的呢?
不過大家只是稍稍疑惑了一下,他們早就接受了李曉天才的身份,稍稍疑惑一下便把這些歸結為這是屬於天才的感悟。
天才是什麼?
天才就是可以做得到很多尋常人想不到的事情。
李曉體現出來的無非就是對生活,對世間百態洞察的十分敏銳。
嗯,大家不僅可以接受,而且還可以接受的很快......
陳念在小北說完後反問了一句,“那你是哪種人?”
小北沒有回答,但是接下來電影以一種巧妙的方式,間接地來回答了這個問題。
修好手機後,小北送陳念回家。
小北看到監控攝像頭,停了一下把帽子戴上去,低頭行走,儘量地讓攝像頭不要拍到自己。
一陣急促的警車的聲音由遠到近,在小北的面前停了下來。
兩位警察下車直接讓小北脫下帽子,然後檢查身份證。
而陳念與這一切都無關,她遇到監控攝像頭不用戴帽子遮掩自己,也不會被警察盯上查身份證。
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小北和陳唸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小北是被別人欺負的人,也是欺負別人的人,他還是一個經常打架鬧事底層的小混混,見不得光的人。
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再也沒有之前調侃李曉的心思了,都沉浸入了劇情裡面。
紛紛開始思考,小北的生活是怎樣的?
他是不是受過太多的欺負所以才反過來想做欺負別人的人?
那麼陳念呢?
兩位少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裡,卻又有很多共同相似的地方,命運的交織隨著故事情節的推動一步步展開了畫面。
陳念躲避了魏萊等人的追趕,來到了小北家,蜷縮著身子坐在門口,眼裡有淚水,楚楚可憐。
“你能不能保護我啊?”
“我沒有錢付給你,但是我必須去京城。”
陳念怯弱地低著頭說道。
在遭受了更多的霸凌,同學們的冷漠,她找到了小北。
此刻,相比於說保護她的警察,她更相信和她一樣又很不一樣的小北。
不少觀眾心裡開始唸叨起了一句話,“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絕大多數的觀眾都看過宣傳片,現在更明白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