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進了正月,隨時都有可能臨盆,秀姑每天在前後院轉悠,不敢出門,好在堂屋裡經常燒著火盆,許多鄰里鄉親來說說笑笑,帶來村裡的諸般訊息,並不寂寞。

開了春,天氣轉暖,各家都修整農具,漸漸來得少了。

壯壯正月十六開學,距今只剩七八天,秀姑仔細檢查一遍他的功課和書籍筆墨等,她如今記性不如從前,怕到時候有所疏漏,忽見堂屋棉簾子被人掀開,正尋思誰沒叫門就直接進來,定睛一看,卻是老張和張碩一前一後進來。

“爹,碩哥,你們回來了?”秀姑本來想問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看看時間,也就夠家裡到城裡一個來回,但想到這句話頗為生硬,話到嘴邊改了過來。

老張一臉晦氣,沒說話,往椅子上一坐,接過壯壯從壺裡倒的白開水喝了兩口。

“別提了,那個得志便猖狂的周舉人開了口,縣太爺家就不要我殺豬了,其他人家見狀自然一一效仿。聽聞我得罪了周舉人,原本打算賣豬給我們的人家都不肯賣了。”張碩伸手扶著秀姑的腰,黝黑的面上倒看不出波動。

秀姑臉色一變,隨即愧疚道:“定是因為我的緣故,連累了爹和碩哥。”

周舉人!

秀姑牙齒咬得格格響,簡直是欺人太甚!

原身和周惠早就不是夫妻了,各有嫁娶,除了孃家和周家恩斷義絕,再無任何瓜葛,自己家也未曾針對周家,更不曾在背後說過他們一句不是,周舉人心胸當真狹小之極,一朝得志,便對自己夫家出手,這是想讓夫家厭棄自己?無恥!

老張擺了擺手,臉色逐漸平和,道:“壯壯娘,和你有什麼相干?你莫如此說。離了周家,本來就是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按照常理,誰管誰嫁娶?別人家幾時因媳婦再嫁就去尋其晦氣?帶著孩子再嫁也大有人在,沒見哪個前夫的家人無緣無故地鬧上門。虧姓周的還是個讀書人,做事竟比不得目不識丁的尋常百姓。”

“話是這麼說,追根究底,還是因為我。”周家那位嫡親的姨媽,早已將封建社會對女人的諸般苛刻教條沁入了血脈之中,銘記在骨子裡,認為自己再嫁是不貞。

張碩笑道:“媳婦,沒事,反正早在周舉人得勢時咱們就想到這一點了,有所準備,只是沒想到他竟然如此迫不及待,我以為他能等幾個月再對咱們出手呢。”沒錯,周舉人中舉,秀姑就提過這件事,擔憂周舉人針對他們家,果然不出所料。

秀姑雖然不怎麼愛出門,但是對人心的揣測卻是準之又準。

或許她把人心想得壞了些,偏偏這樣的揣測讓他們有所防患,免遭許多煩擾。張碩就喜歡這一點,因為他們家藏錢藏糧食也都是有這樣的想法。

那一年被人打上門搶糧孃親頭破血流的情況,他再也不想經歷第二次。

周舉人能想到的手段實在有限,無非是斷了自己的生意路子,或者想法子強佔自己家的地畝,可是做了後者名聲不大好,他如今中了舉人,越發愛惜自己的名聲,而且種地又掙不了幾個錢,所以他現在壞了自己家的生意。他什麼都不必做,在縣太爺他們跟前無意中說那麼一兩句,聰明人就會想到他這話絕對是故意,當然不會為這一點小事讓周舉人不滿。

這不,自己的生意就斷了。

若非吉祥偷偷跑來跟自己說一句,自己和父親還在鋪子裡傻等人家送豬來呢。

秀姑雙眉深蹙,道:“以後怎麼辦?”身處溫柔鄉,周舉人似乎沒有上京趕考的意思,此時上路也晚了,下一次就得等三年,繼續囂張下去,自己家就不能做殺豬的營生了。

“媳婦,你有了這胎,倒比從前笨了好些。”張碩嘲笑她一句,卻是寬慰之舉,“咱們家用不著著急,糧食咱們不缺,銀錢咱們不短,不殺豬咱們也能舒舒服服過一輩子,正好你快生了,我在家多陪陪你。再說,去年秋收幾乎是顆粒無收,又經了一年的戰亂,雖說糧價因朝廷抑制而不上漲,但餵養牲畜家禽的人家少了七八成,生意並不好做,過兩年再說。”

依不少老莊稼把式的眼光來說,今年的夏收令人憂心,十有八、九又和去年秋收一樣。有個常去他鋪子裡討兩根骨頭的老人告訴他,若是有本錢就多存些糧食,真遇到了災荒,再買就遲了。前兩年或是大旱、或是大澇,除了去年秋收,其他幾次險之又險都熬過去了,再不濟一年都收一季做口糧,若是今年夏收不好,就是連續兩季算是顆粒無收了,必釀成荒。

一年半載,殺豬賣肉的生意很難恢復,他也沒打算一輩子只給大戶人家賣手藝。

老張對兒子的說法非常贊同,笑道:“壯壯娘,你啥都別擔心,咱家好著呢,我倒要看看這周舉人能囂張到幾時。”

壯壯握緊了拳頭,滿臉堅毅。

他一定要好好地讀書,要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做大官,一定要讓周舉人一輩子都無法迫害阿爺和爹孃!先生教導他,說讀書是為了輔國治民,造福一方百姓,怎地周舉人讀書中了舉人卻來欺負自己家?真是太壞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秀姑沒留心壯壯的神色,嘆道:“不知道我跟爹說過沒有,考中舉人後,其實就已經有了做官的資格,在縣城裡的地位僅比下頭非進士出身的主簿縣丞等人低一些,較其他人為高,乃因舉人日後考中進士後大部分就是七品官,和縣太爺的品級相同,一部分進士和同進士則為主簿縣丞等,舉人若從選官出身也可謀此職務,不參加會試的舉人直接當官也可以謀取,所以現在的周舉人可以隨時謀官,也可以涉及桐城的部分事務。”

按朝廷律例,舉人不是官,並不能直接插手並左右縣衙的公務,但是卻可以涉足其中,或是為人說情、或是影響縣官判斷、或是向縣官提出諸般建議等等,此例甚多。

秀姑原本不太清楚舉人的地位有多高,經由麗娘解說,方瞭解一二。

似乎有不少地方根本不能按照常理和律例來看,據說有些偏僻之地縣官猝死,群龍無首,在當地百姓的擁護下,當地舉人便可以代管一段時間,等待朝廷下發任命文書或者派遣新的官員到來。當然,只是聽說而已,不能確定是否有此事,畢竟縣令之下還有其他官員。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舉人的身份很高,尤其是一個縣城只有一個舉人的情況下,擁護舉人的百姓比擁護外來縣令的還多,據說後者可以照料自己人云雲。

所以,即使舉人不能插手衙門事務,縣令、縣丞等也會在許多事務上尊重舉人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的話,就算是涉及其中了。

“有這種說法?難怪周家處處高人一等。”老張和張碩異口同聲,眉頭一皺,很快鬆開,“咱們在城裡距離縣衙近得很,倒是聽說過周舉人準備謀個官身,不知道能做什麼官,似乎是不打算進京趕考了。”現在不能直接插手,若是做了官,定然就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