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進城

第二天起床後,秀姑洗過臉,對鏡梳妝,往臉上擦一層淡淡的香脂。

鏡中的自己一張鵝蛋臉,五官端正,容貌清秀,雖稱不上國色天香,但秀氣十足。加上蘇家一直以來豐衣足食,周家雖不如蘇家,卻也不缺衣食,故而生得肌膚微豐,縱使風吹日曬,膚色仍然比其他人白一些.

當然,不是那種晶瑩透亮的白皙。

長得太美也是一件禍事,普普通通就好,正如同自己前世一樣。

她今年二十一歲,平白年輕了七歲,在旁人眼裡她是棄婦,在她自己的心裡,仍是花朵兒似的年紀。

早上有些清冷,外面下了一層薄霜,出門趕集不能和在家一樣穿著打補丁的舊衣,秀姑開啟衣箱,拿了夾襖夾褲穿上,外面罩著銀紅碎花的粗布褂子,下頭襯著一條白色粗布細摺裙,都是半新不舊的,她前幾天在裙角繡了一枝紅梅花,行動間倒顯出幾分雅緻來。

秀姑梳了一個簡單的髮髻,沒有頭油,用一根紅頭繩和兩根銅簪子固定。

即使身處古代,鄉下村婦村姑的髮髻式樣還是不太多,僅有三四種,許多村婦隨隨便便把頭髮挽在腦後打成一個圓髻就行了,出行的時候裹一塊頭巾,既可以擋風也可以擋太陽,根本沒有電視劇上各種漂亮的髮髻。

早飯是紅薯稀飯,煎餅就著鹹菜。

很簡單,但農家風味十足。

煎餅是麵粉摻著玉米麵烙出來的,圓圓的一張,薄薄的如紙一般,泛著淡淡的金黃色,每次烙完後疊好放在缸裡,蓋得密不透風,不然容易風乾,沒有柔軟的時候好吃,吃的時候從缸裡拿出來,卷著鹹菜,或者加一根大蔥。

秀姑吃了半張煎餅,又喝了一碗紅薯稀飯,便已十分飽足。

老蘇頭開口道:“和你娘坐車去。”蘇大郎步行走得快,出門又早,就不用坐車了。

大青山村距離縣城裡很遠,中間還隔著沙頭村、清泉村,步行需要一個多時辰才能抵達,坐牛車的話,也得將近一個時辰,好在至少不累腿腳。

所謂牛車,就是一副平板車,僅能坐七八個人,如果裝了東西,空間就更小了。

蘇家的牛由老蘇頭管著,趕集的時候也是老蘇頭駕車,這樣方便自家人買賣東西。偶爾空幾個位子的話,就拉村裡的人。除了耕地和拉貨外,平常趕集拉人蘇家不收錢,因此很得鄰里之間的敬重,此時車上三四個婦人見到秀姑,說說笑笑,絲毫不提她被周家休棄的事。

鑑於剛被休回孃家,又是剛剛穿越到這裡,秀姑很少出門,現在見人,不免有些羞怯。

“大嫂,你們這是去縣城裡做啥?”蘇三嬸瞄了瞄秀姑抱在懷裡的包袱,一臉好奇。

蘇母妯娌四個,其中感情最不好的就是蘇三嬸,秀姑尋死不成後,二嬸四嬸都拎著雞蛋來探望過,唯獨蘇三嬸沒有任何表示,還跟村裡人嚼舌根,言語之間對秀姑頗有嫌棄。

蘇母淡淡地道:“秀姑做了些針線,去縣城裡賣了補貼家用。”

“哎呀,秀姑的手藝好,這麼一大包袱的活計,一定能賣不少錢吧?大嫂有福嘍,秀姑在周家交過錢還能攢下六七吊錢,以後不得年年攢十幾吊錢給大嫂花。秀姑啊,什麼時候借給你三嬸一些錢?再過幾個月就過年了,你叔叔兄弟們連一件新衣裳都沒有,我這心裡頭啊,覺得不是滋味。”蘇三嬸羨慕得幾乎有些嫉妒了,看看自己攢了一個月才攢下來的五十個雞蛋,再看她們鼓鼓囊囊的包袱,怎麼看怎麼覺得心裡不平衡。

“老三家的,說啥哩?秀姑不容易,你不說幫襯一把,還說這些風涼話。”不等蘇母和秀姑回答,老蘇頭就先開口斥責了,“去年你們借了老大家的一吊錢不想法子還上,還想借啥錢?哪家過日子都不容易,誰有閒錢借給你?”

老蘇頭對待四個兒子一視同仁,當初分家的時候,蘇父家多分一畝三分地,那是因為蘇父給他養老,以後操辦後事,不用其他兒子出錢。

除此之外,其他三個兒子每家分了六畝地、十五兩銀子、一套農具和傢俱若干,包括各家居住的三間房都是老蘇頭花錢蓋出來的,結果現在人口最少的蘇父家已經有了二十畝地和豬牛家禽,重新建了現在的大院子,其他兩個兒子也分別有十畝地並且另外擴建了房子,反倒是生有四子一女的蘇老三,沒半點長進不說,還賣了兩畝地。

聽到老蘇頭開口,蘇三嬸悻悻然地住口,不敢再說什麼了。

沒辦法,老蘇頭雖然由蘇父供養,但是蘇老二和蘇老四比較孝順,除了天災人禍外,其他時候每個月都會送五斤糧食和五十個錢給老蘇頭,只有他們家養家餬口不易,每年都拿老蘇頭多分蘇父一畝三分地的事情來拒絕出錢出糧。

秀姑見蘇三嬸消停下來,暗暗鬆了一口氣。

她初來乍到,不愛與人紛爭,尤其是蘇三嬸這樣的人物,避而遠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