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張三嬸離去後,臥室內陷入一陣寂靜。

半日後麗娘方嘆息一聲,道:“我原先只說生在繁文縟節甚是沉重的大戶人家,父母子女之間皆被規矩束縛,若無嚴父慈母,又無天倫之樂,縱有錦衣玉食,亦人生之大不幸。也曾說雖然田園之家,粗茶淡飯,每日為衣食奔波,但是相親相愛,處處見真情。此時才知道,不管是富貴也好,貧困也罷,都不能一概而論。”

秀姑失笑:“好好兒怎麼生出這番感慨了?文縐縐的,叫我有些不適應了。”

“不就是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我有些應接不暇。”麗娘朝張三嬸離去的方向努努嘴兒,“女孩兒與其生在紅花這樣的人家,真真是不如生在刻板迂腐的大戶人家,至少大戶人家講究顏面,也有衣食可以將其養大,不至於被溺死,或是被送人。命運雖各有悲哀,但總強過生來溺死。總而言之,生在寬裕如你家的田舍之家才算是比較自在,也不必為衣食奔波。日後若是有哪個大戶人家的小姐感慨不如生在田舍之家,就讓她來感受一下許多百姓人家對待女兒的態度。身處錦繡綾羅之中作此感慨,倒和我從前一樣矯情。”

秀姑同嘆,臉上帶著一點悽然,一點因重男輕女而產生的悽然,或者說,還有一點點很明顯的控訴,因為不論古今,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要想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大概自己前世所處的年代還要花上幾代人的努力。

嗯?秀姑心底突然掠過一絲疑惑,她記得江玉堂是脫籍的戲子,麗娘是脫了籍的丫鬟,怎麼聽她的語氣倒像是出身富貴的千金小姐?不過她剛來大青山村時氣度確實不俗,看她教自己和壯壯小野豬的禮儀和大戶人家的規矩,也不像是丫鬟。

再看麗娘低頭在針線上紮了兩針,似乎沒發現自己說漏嘴,秀姑便掩住了所思所想,沒有追問,反而介面道:“正如你說的,寬裕些的田舍之家最自在。追根究底,山村之中許多陋習還是貧困所致。如果紅花家生活寬裕些,就算沒達到大富大貴的地步,生了女兒養得起,也就不至於做出這樣的決定。當然貧困不能作為……”

話尚未說完,就被端著碗進來的翠姑打斷:“照我看,追根究底啊,是和人的品行有關。但凡有一點為人父母的良心,就不會把女兒溺死或是送人,山後劉家村不就有一家,窮得吃了上頓沒下頓,經常借糧食,比紅花家日子過得還艱難,連生了八個女兒何嘗溺死過一個?又何嘗賣出去過一個?要是紅花二胎三胎女兒換不來錢的話,只怕也是被溺死的下場。”

秀姑又笑又嘆,道:“我話還沒說完呢,都叫你說了。我下一句話就是貧困不能作為溺死或者遺棄女兒的理由,說到底還是沒人性,倒和你的話不謀而合。”

翠姑點頭,把手裡墊著手巾捧著的碗遞給堂姐,“外面人都在幫忙收拾,姐夫不好進屋,叫我端來給姐姐吃,用手巾墊著,仔細碗底燙。紫砂鍋燉的嫩鴿子湯,我大娘守著爐子燉的,從早上燉到現在,已是大半天了,肉幾乎都化在湯裡頭了。”

麗娘忙拿了一個靠枕放在秀姑身後,令其半倚著。

翠姑則拿起麗娘做的針線,竟是紅綢子面細棉布裡的肚兜,扎著踏雪尋梅的花樣,那梅花卻是江家院子窗外種的臘梅,嬌黃婀娜,極有傲骨,“好精巧的繡活兒,就是尺寸太小了,瞧著不像給小寶做的,也不是大人穿的。”

“這不是嫂子生了雙生子嗎?多喜慶的事兒,多少人都沒有的福分。小寶上學去了,我在家裡閒著沒事幹,就拾起舊日的功夫,繡兩個肚兜給孩子覆肚遮風,已繡好了一個水仙花樣的,這個繡完了一起送過來。”麗娘笑嘻嘻地說道。

翠姑聽說,倒是記起一件要緊事,忙向秀姑道:“姐姐,求你一件事兒。”

秀姑拿著湯匙舀了一口湯入口,嚥下去後問是何事,只見翠姑有些忐忑地道:“小野豬和小寶小小年紀就跟縣令家的少爺一起上學,將來又是文曲星。我知道我們家狗蛋沒那福分,也不羨慕。只是,狗蛋比小野豬還大一歲呢,天天在家裡看著弟弟到底不像樣,我想求姐姐出了月子,閒了教他認幾個字,不用像我和他爹一樣做睜眼的瞎子。他爹跟我說,這幾年好好攢錢,過幾年如果手裡的錢夠買紙筆書籍,就送他和他弟弟去書院讀幾本書,哪怕只認得幾個字,也比我們連戶籍地契都看不懂的強。”

村裡雖然因為出不起筆墨錢,讀書的孩子依舊是出自那麼幾個殷實之家,米氏家的虎子都退學了,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清楚讀書明理的好處,便是沒有考功名的本事,去城裡做賬房先生也是一門營生,月錢高著呢。翠姑覺得比較幸運的是自己家堂姐就曾經給壯壯和滿倉幾個人啟蒙,也先教過小野豬,無論如何都能教狗蛋不少東西。

“行!你這副樣子,怕我拒絕不成?等我出了月子你就送狗蛋過來,沒有紙筆也不要緊,從前壯壯用的沙盆還在家裡,小野豬也用過,到時候削幾支竹筆就行了。”秀姑一口答應翠姑所求,讀書開智是好事,何況狗蛋乖巧老實得讓人心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翠姑大喜,連聲道謝。

等秀姑吃完,又照顧她用溫開水漱了口,蘇大嫂進來,麗娘方和翠姑相繼告辭,後者回家照顧幼子,前者回家等江玉堂接兩個孩子放學。

江玉堂駕著馬車,進了村就先把小野豬送到張家。

小野豬一下車就往院子裡衝,雙手揮舞,嘴裡不住叫道:“弟弟,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