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章

秀姑『性』格柔和卻有自知之明沒有把王老太太的話當真認為是客氣話所以沒有順水推舟地說下次帶孩子過來拜見老夫人而是在關於孩子的問題上謙遜了幾句轉而稱讚王家教子有方等語倒更讓王家的三代主母高看幾分。

待午間飯畢,秀姑告辭之後,王老太太對送秀姑至二門回來的孫媳『婦』說道:“以後逢年過節別忘記讓惠哥兒親自去送禮。”

“老祖宗放心,這是應該的。”張氏忙道。

不用長輩提醒,張氏也把這件事記在心頭了已暗中叮囑貼身僕『婦』丫鬟到時候提醒自己免得自己因為一時忙碌而忘記,救命之恩可不是送一兩次謝禮就能還得清的。

王太太含笑道:“老太太對張娘子的印象很好。”

“是個聰明孩子又難得有分寸懂進退言談舉止之間頗為雅緻倒不大像是鄉野出身的其

子女受到的教養可見不凡。”王老太太倚著身後的靠枕,忽然想起自己孃家人偶然提過耿李書院叫張壯的那個孩子似乎在同齡人當中極有才氣,“這樣的人家前程肯定不會差寧可交好莫交惡。況且他們於惠哥兒有救命之恩,咱們更應該拿出應有的態度。”

王太太和張氏婆媳二人急忙點頭,表示記住了。

這時,丫鬟遞上拜禮清單,王老太太就讓張氏念給自己聽,別的沒什麼出奇,十分符合張家的情況,倒是其中的一架小炕屏讓王老太太很有興趣。

張氏忙命人將炕屏取來,供王老太太賞玩。

此屏乃是單扇,紅酸枝的底座在王家看來不算上等,屏芯的尺幅不大,卻是異『色』雙面繡,讓祖孫三代主母格外驚訝,雖然圖樣是比較常見的松鶴延年和麻姑獻壽,但佈局有致,配『色』精妙,繡工之精緻完全不遜宮中的手段,甚至更加栩栩如生,不似常人作品呆板豔俗。

王老太太叫人把炕屏送到眼前,自己戴上眼鏡,仔細瞧了一番,讚道:“和以前不一樣的是這次是半畫半繡,畫繡兩結合,針腳綿密,『色』彩淡雅,畫工、繡工比從前強了許多,比我收藏的幾件正宗顧繡都不差,看來這孩子一直沒放下這份手藝。”

王太太跟著瞧了瞧,口中稱是。

王老太太心中十分喜歡,就把這副炕屏留在房中,直接擺在炕上。

見狀,王太太思考了片刻,開口道:“張娘子的繡藝真的不錯,滿京城裡頭比她強的不是沒有,可是並不多,難怪老太太覺得她不是鄉野出身。我說這話,不是將她和咱家養的繡匠相提並論,而是實話實說。我有一個提議,就不知道老太太怎麼想。”

“什麼提議?”王老太太來了興致。

王太太笑道:“下重金,請張娘子用心地繡出一件作品,老太太喜歡什麼就讓她繡什麼。這樣,老太太得了喜歡的東西,我們的孝心到了,張娘子拿了工錢也能補貼家用,豈不是兩全其美?我問過玉霞了,雖然張家經營了那麼些年的肉鋪,手裡頭不是沒錢,但是供應四個兒子上學讀書,只怕那些錢不見得夠用,現在來了京城,花費就更多了。咱們比誰都清楚上學練武的花費簡直和流水一樣,尋常人家沒點家底的話可真供不起。”

世人都說窮文富武,意思是練武花費極多,達到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地步,但讀書也不是真的不花錢,讀書花錢的地方也有很多,文房四寶書籍樂器哪一樣不得花錢,只是比起練武花得要少一些,學有所成了可以想方設法賺些潤筆費。

明顯能看出來,張家長子從文,次子大概會從武,不然袁家不會四處打聽武將收徒的事情,底下兩個小的就不好說了,現在年紀還小,剛到啟蒙的時候。

用心培養四個孩子,張家的負擔可不輕。

“你的想法是好的,既幫襯了張家,張家也不會覺得受了咱家的便宜。不過,”王老太太頓了頓,接著道:“得看人家願不願意接這個活兒。雖然我沒見過張娘子的相公,但從調查得來的那些結果中可以看出,是個極好極顧家極心疼妻子的人,未必就捨得娘子辛苦。”

“這倒是,不能強求人家必須接活。”

王太太說完,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兒媳『婦』,相信她和秀姑會相處得更好。

張氏感激秀姑,自然也希望秀姑可以憑著手藝有所收穫,況且袁家和張家關係很好,而她則是林氏的表姐,心中更覺得親近。

不過,張家初來乍到,萬事未備,她沒打算立刻登門,而是先問明王老太太的要求。

王老太太想了想,“讓她給我繡十二條幅的群仙祝壽圖。”

這算得上是大件了,光是定金就十分不菲。

“我記住了,老祖宗,這就著人準備繡針繡線金粉綢絹繡架,等預備齊全了,親自往張家走一趟。”張氏說道。

王老太太卻道:“這樣的繡品可不簡單,各『色』針線綢緞東西都多準備幾份,寧多勿少。而且,你先別忙著帶著東西,人先去,張家娘子答應了再使人送東西。若是人家心裡不想接活,你帶了東西去,人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