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村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挨在一起的,相隔都沒有多遠,但是田坎卻非常的寬,多為一米二左右的寬度,主要是為了推板車和牽牛走過。
此刻,各家各戶的土地都站滿了人,春耕馬上就要結束了,他們播種也快弄完了,家裡人口少的,最差不過兩三天的時間就能全部弄完,人口多的,今天就可以收尾了,比如說楊家。
楊家幹勁很足,一個是因為抱玉新得到的三山一河,在這個封建時代,地都是地主和官老爺們的,農民想要開荒,那不知要交多少稅,如今免費得來的地,心裡能不激動嗎?更何況還是蓋了官府的印章了的,而且還不止一個章!
第二個,則是因為賣龍蝦得到了些許銀兩,再加上後續不斷地供貨的話,肯定能夠解決楊家眼下的困境,也就是送大郎他們七個去讀書,哪怕是楊清宏和楊清銘這兩個皮小子也要讀!
所以,楊家現在的幹勁是十分足的,大概老人們說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這樣的了。
“喂,楊老三,你快回家,鎮子上的林大夫來找了。”
就在老楊家準備收尾工作的時候,遠處路邊忽然傳來了一聲呼喊。一家人便都抬頭看了過去,就見陳石媳婦氣喘吁吁地往這邊跑,邊跑邊喊:“林大夫來找你家抱玉,不知道是不是有啥急事,你趕緊回家看看吧。”
聽到這話,楊忠義愣了愣,和家裡其他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那林大夫來找抱玉做什麼。
林大夫畢竟是鎮子上德高望重的老大夫,連縣太爺都不敢怠慢他,更別說他們了。地裡的活兒馬上就要做完了,也不急這麼一時半會兒,於是,收拾收拾趕緊往家裡去。
才上田墾,楊忠義忽然又想起陳石媳婦說林大夫是來找抱玉的,便回頭對六郎楊清塵三房老二,12)道:“清塵,去那塊小田裡把玉兒喊上,你娘和你奶也叫上。”
“好。”楊清塵三房老二,12)點了點頭,他話不多,但做事十分牢靠,態度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對抱玉的關心也從來不會掛在嘴上或者體現出來,都是默默地關心著,家裡的哥哥多了,關心的自然也多,明面上不差他一個,所以只好默默的。
答應了之後,他轉身就往那塊小田走去,距離有點兒遠,他那看似緩慢的步伐,但實際上步子跨得十分大。
老楊家的門口有一棵巨大的柏樹,這種樹木直溜溜的,一根直通天際的那種,沒法坐人,樹冠小,也無法乘涼,但方便栓牛繫馬,老楊家中午回來吃飯的話,就會把牛拴在這裡,休息後又牽著去地裡,方便。
同樣的,也方便了此刻到了他家門口的林大夫一行人。
馬伕將馬車停在了這裡,轉頭向車廂裡開口:“林大夫,我們到了。”
“到了嗎。”
車廂裡傳出了林大夫的聲音,有些低沉,像是沉澱數十年的陳年老酒。灰色的簾子被人從裡面掀開,一個揹著藥箱的藥童率先下了車,十七歲的模樣,正是青春正茂的年齡,他轉身向著車廂裡伸手:“師傅,您下來小心些。”
“為師還沒老到這個地步。”林大夫笑著搖了搖頭,而後自己藉助門沿下了馬車。
抬頭,看著不遠處的宅子,石板砌成的圍牆圍了成一個大圈,將裡面的院子牢牢地包圍起來,令人看不見牆中的顏色。
唯有點點嫩綠的翠芽從那牆上探出,隨風吹過時,間或一點頭,似在對他人報以微笑。偶有不知名的蝴蝶從中飛過,拉出一抹抹搖曳生姿的美麗色彩,遠遠看去,像是一幅漸漸展開的春季畫卷。
林大夫微微點了點頭,而後捻鬚一笑:“這楊善玉,人雖小,卻有幾分閒情雅緻,小小年紀,難得,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