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我這裡還有一個錦囊,公子說讓我與你會師後再開啟。”,一邊說著,李信拿出了自己一直隨身攜帶的錦囊。
開啟錦囊,將裡面的紙條拿了出來,李信將錦囊中的紙展開,掃了一眼紙上的字對蒙恬說道:“這上面寫的,應該就是公子的後續計劃了。”
蒙恬將頭湊了過來,兩人將這封信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信中的大概意思就是讓他們二人先按兵不動,他會說服秦王請王翦出兵,到時在以訊號彈為令,兩邊一起夾擊叛軍。
二人看完後,李信將紙條又塞回了錦囊中,李信抬起頭和蒙恬對視了一眼,二人同時點了點頭。
李信轉過身,對著賬外的守衛喊道:“讓糧官前來見我。”
“我且問你,現在我軍中的糧食還夠我們吃多久的?”,李信看向跪在地上的糧官。
糧官抬眼看了一眼李信身旁的蒙恬,有些支支吾吾地說道:“將軍的意思是...”
李信看了一眼身邊的蒙恬,瞬間知道糧官在顧忌些什麼,“無妨,蒙將軍已經知道了,你就直接說吧,算上我們從南郡帶來的糧草還能撐多久。”
糧官低頭行了一禮,“稟將軍,若是節省一些的話,軍中剩餘口糧大概夠大軍吃兩個月的。”
蒙恬大驚失色的看著李信,“什麼!怎麼會有多的軍糧?”
也無怪蒙恬吃驚,要知道他們兩路的兵馬加在一起可是足足有二十萬,能夠二十萬人吃兩個月的軍糧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一部分是家父資助的,一部分在昌平君運送的軍糧時候多要的,還有一部分是攻城後在城內搜刮來的。”
當時在他們快到郢陳的時候,李信就偷偷在大軍中藏了一支隊伍,他們所運送的正是李信從南郡帶來的糧草。
這隊人馬全都是他父親的手下,他們所運送的糧草是南郡的地方儲備糧食,至於南郡糧倉內的窟窿,則由嬴修遠給補上了。
李信也不知父親為何這麼相信嬴修遠,竟然頂著如此大的一條罪名,開糧倉給他軍糧,但也正是此舉,救了李信一條命。
隨著軍帳中的一條條命令下達,軍隊駐紮進了城父縣,雖然秦國計程車兵進來了,但並沒有影響到縣內楚國人的生活。
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交集,時間一長,人們發現秦軍並不像傳聞的一樣暴虐,縣內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這邊秦國的二十萬大軍在城父縣內駐紮下來了,而另一邊的咸陽則是炸開了鍋。
咸陽宮內,秦王的寢宮裡已經看不出往日的恢弘了,到處都是木屑和碎裂的瓦片,
桌子和書架也被推倒了,秦王收藏的書籍也被肆意地扔在地上,無人問津。
“為什麼!為什麼!我明明這麼相信你!”,秦王不斷揮舞著手中的劍,整個宮殿內隨處可以見到深淺不一的劍痕。
秦王有些累了,將劍扔在地上直接坐了下來,他永遠忘不了當年昌平君帶領人馬在嫪毐兵變時救下他的場景。
自呂不韋死後,昌平君就是他最信任的人了,掌權後秦王想都沒有想,就讓他做了相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