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氏正要對楊英柔聲相勸,元胄已帶長孫晟推門進來:“夫人,有訊息了,隨公平安無事。”
獨孤氏精神大振:“訊息確切?”
長孫晟連忙從後面出來:“夫人,我親自扶著隨公出宮,現在隨公還在宮外,他要我先來告訴夫人一聲,讓夫人趕快進宮向皇帝求情,否則皇后可能還會有事。”
獨孤氏和長孫晟見過幾面,丈夫還誇過長孫晟,因此對長孫晟映象很深,一下子認了出去,卻沒有馬上相信,反而用疑問的眼神看了看長孫晟一眼,長孫晟連忙拿出楊堅的玉佩,獨孤氏將玉佩接過,再無懷疑:“好,我立即就走。”
獨孤氏出了大廳,將情況一說,院中聚集起來的五六百兵馬連忙脫下甲冑,兵器,從後門分別散去,中間連稍大的聲音都沒有發出,這些人都是楊堅作戰數十年帶出來的老部隊,平時隱於隨國公府附近,一旦召集,立馬可以組成軍隊。自然都是精銳。
做完這些,獨孤氏換上一身民婦的衣服,長孫晟親自駕著馬車,向皇宮趕去,一路上都是縱馬狂奔,到了皇宮門口,楊堅已離開,獨孤氏顧不得找楊堅,連忙向禁衛通報求見天元皇帝。
一名禁衛匆匆而去,只是很快又匆匆回來,向獨孤氏道:“夫人,天尊正忙。”
獨孤氏心急如焚:“天尊不願相見。”
“是。”
“在商議國家大事?”
獨孤氏中憋了一股火氣才會如此問,誰都知道皇帝最討厭國家大事。
禁衛有點尷尬,事實上皇帝正在和鄭譯下棋,對於獨孤氏的事,禁衛根本沒有通報,只是不好直說出來。
長孫晟踏前一步:“煩你再通傳一聲如何?”
那名禁衛搖了援頭:“長孫郎,不是我不願通報,皇后還在跪著,天尊仍然沒有赦免之意,天尊的脾氣你也知道,如果現在去通報,恐怕會弄巧成拙。”
長孫晟明白禁衛所說確有其實,不覺遲疑起來,禁衛繼續道:“齊王憲、宇文孝伯、宇文神舉、王軌他們一個個將天尊駁得啞口無言,可是全死了,皇后也是和想天尊說理,才有此禍事,隨國公剛才雖然驚險萬分,但萬事順著天尊,最終還是有驚無險,夫人如想救皇后就千萬不可強行通報,更不可與天尊講理。”
獨孤氏不解的望著那名禁衛:“如此又怎能救得了皇后?”
禁衛指了指外面的青石板:“夫人可長跪不起,勝似求情,一日不成則二日,如果昏過去,則勝慷慨陳辭,痛哭流涕萬倍,再說夫人現在滿腹委屈,就是見到了天尊,一言不合,更加危險。”
聽禁衛說得有理,獨孤伽羅點了點頭,一言不發的跪在青石板上,此時正是農曆四月底,驕陽如火,青石板早已被曬得熱氣騰騰,獨孤只跪了不到盞茶功夫,已是大汗淋漓,全身溼透,現在才剛到巳時(九點)已是如此難熬,如何過得了午時。
只是想起前幾天和丈夫一起商議的大事,無論如何難熬也得熬下去,如果皇后被廢,即使隨國公府保住了,以後也得任人宰割,她絕不能讓父親的悲劇再降到丈夫身上。
今天的蜀國公府比往日熱鬧了許多,不時有人進進出出,尉遲運和尉遲順也都急得如熱禍上的螞蟻一般。他們在楊堅進宮時才得到訊息,皇上突然大發雷霆,要賜死天元大皇后,同時隨國公也被宣詔入宮,二人頓時大喜,知道定是尉遲繁熾已經出手,枕邊風果然不同凡響,只是數天功夫,眼看權傾朝野的隨國公府就要煙消雲散。
楊堅一除,蜀國公府再也無人能抗衡,那時趙王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尉遲家取代宇文家,並非無可能。
“報。”一名家將從外面急步跑了過來。
“怎麼樣了。”兄弟兩人同時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發問,顯示著迫切的心情。
只是家將的回答讓他們失望了:“隨國公從皇宮安然出來。”
尉遲順揮了揮手,示意家將退下,嘆了一口氣:“普六茹堅真是運氣,如此也不倒。”
“慢。”尉遲運卻將家將叫住:“天元大皇后怎麼樣?”
“回老爺,還在中宮跪著,天尊並沒有赦免她。”
兩人頓時精神大振:“下去,叫人盯住皇宮,一舉一動都要趕快彙報。”
“是。”
家將退下後,兩人同時坐了下來,耐心的等待著。
“報,隨國公府的獨孤夫人來到皇宮,求見天尊,未獲得允許,現在正在外面青石板上跪著。
“普六茹堅呢。”
“普六茹堅從皇宮出來後就不見他的人影。”
尉遲運揮手讓這不知是第十幾起報信的家將下去,嘆了一口氣:“普六茹堅這招妙啊,他自己不求情,而是讓夫人求情,皇上感情容易衝動,很有可能會赦免,錯過這次機會,以後就是熾兒還願意配合,再下手也就難了。”
的確,這次能如此順利,關鍵是打了隨國公府一個措手不及,等楊堅有了提訪,再下手就難了,何況以楊堅的勢力,如果查到這次事件的原因,楊堅未必就不會藉著天元大皇后對尉遲家進行反擊。
“兄長,怎麼辦,這次我好不容易說服熾兒,天元大皇后到底是五皇后之首,又陪著皇上從太子一路走過來,我怕以後熾兒即使全力以赴,也不是天元大皇后的對手。”尉遲順擔憂的道。
楊麗華性情溫婉,不喜爭鬥,並不代表她就會任由別人騎到頭上不還手,否則她這個天元大皇后也當不穩,而且正是她這種性格也得到其她幾位皇后的尊敬,以後雙方撕破臉,尉遲繁熾極有可能要以一敵四。
尉遲運搖了搖頭:“以熾兒的聰慧,未必會留下什麼把柄,不過,普六茹堅也不需要什麼證據,只要懷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