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二十七章:追根究底

揚州府衙。

朱常洛這幾天可沒有閑著,揚州府所存的黃冊,是四年以前大造黃冊的時候存下的副本,清點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不過這些結束之後,陸陸續續送來的揚州府各地的黃冊以及核對結果,才是重中之重!

泰興縣是最先完成的,和原本的估計差的並不多,泰興縣黃冊上登記的戶籍數量,和實際相差的共有六千七百餘戶,也就是說,單是這一項,泰興縣每年就要多徵幾百名徭役。

不過朱常洛注意到的卻不是這個,他注意到的,是偽造黃冊的時間。

“按照歷年的黃冊清點和百姓所說,偽造黃冊的時間應當是在萬歷十六年左右,當時正值大造黃冊之年,但是揚州卻正逢大旱,饑荒遍野,百姓流離,據府志記載,時任的揚州知府楊大人拖延數日之後,終於放糧,助百姓度過饑荒,爾後減免稅賦,與民休息,使得當年的黃冊清點人戶並未減少,反而有所增長,想必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黃冊開始被人偽造!”

劉元霖翻看著案上的府志,半晌,抬頭說道。

只是眉間卻不免掠過一絲憂慮之色。

“如此說來,這位楊大人,如今尚在朝堂了?”

朱常洛自然沒有放過劉元霖臉色的變化,也能猜到他為何而擔心,距離那一次大造黃冊,如今已有將近十五年的時間,而既然此人當初就已經做到了揚州知府的位置,想必這十幾年的時間,也不會原地不前。

能夠讓劉元霖這樣的封疆大吏忌憚不已的,料必是朝中的某位大人物了!

劉元霖一愣,旋即便是拱了拱手道。

“殿下英明,據府志記載,萬歷十六年任揚州知府的人,是楊俊民楊大人!”

“戶部尚書楊俊民?”

朱常洛眼眸微眯,臉色也是一變。

這倒真是一條大魚!

朝廷六部,尤以吏部和戶部最為強勢,實權最重,若是說朝中最有含金量的官職,戶部尚書絕對能夠排進前五。

尤其是,楊俊民並非是沒有根基的人,他自萬歷二十二年起調任戶部尚書,距今已經有將近八年之久,將戶部管理的滴水不漏,深受皇帝信任。

而且出身名門,其父是已故兵部尚書楊博,累有軍功,故交遍地,在朝野當中,是一股絕對不可以忽視的力量。

劉元霖嘆了口氣,道。

“不錯,當時揚州遭遇大旱,百姓流離失所,但是楊大人處置得力,並未造成多大的損失,反而令百姓各安,恰逢那時又是吏部考選之年,所以沒過多久,楊大人便被調入京師擔任戶部侍郎,兼管倉場!”

話至此處,劉元霖臉色複雜,從揚州知府到戶部侍郎,這可謂是楊俊民仕途當中最重要的一步,但是誰又能夠想到,他的這一步竟是透過這種手段邁過去的。

事已至此,事情已經很明朗了,偽造黃冊的根子,就在楊俊民的身上,就府志和劉元霖多方走訪所得的訊息當中。

都可以說明,這位楊知府,如今的楊尚書是一個能吏,幹吏,在他擔任揚州知府的數年間,揚州府民生安泰,日漸繁華。

但是偏偏在他就任的最後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爆發了旱災,由於官府對於旱災的預估程度不足,等到楊俊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