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五十一章:黑心錢不是錢啊!

千萬不要以為,有了皇帝的旨意,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大明朝的文臣是歷朝歷代,最難對付的大臣,涉及到礦稅這樣的大事,不動則已,真的要動,那可不是任何人耍耍小聰明就能用文字遊戲糊弄過去的。

這是朝政!不是過家家!

想至此處,朱賡等人的臉上總算是浮起了一絲把握。

先前在朝議之上,的確是他們佔了下風,一時不慎將王錫爵逼得急了,連一條鞭法取代礦稅的話都說出來了,更被陛下抓住口風,命他們廷議出個結果來。

但是這終歸是國家大事,不是意氣之爭,他們這些人執掌中樞,對柄機要,此刻坐在內閣當中冷靜的推敲,總是要拿出一個足夠過硬的理由的。

廢礦稅是廢礦稅,啟用一條鞭法是啟用一條鞭法,不可貿貿然混為一談。

皇上雖趁他們一時心神失守下了詔諭,可到底須得廷議來最終定論,不然的話,恐怕詔旨到了六科,也會被封駁回來。

王錫爵耳中聽著朱賡的質詢,掃視著底下一幹大臣的神色,見得眾人一言不發,便知這也是他們共同的意思。

今天若是拿不出一幹過硬的理由來支援用一條鞭法取代礦稅,即便是有皇帝在金殿上的金口玉言也作不得數。

所謂君無戲言,指的是經過內閣和六科共同認可審核之後的詔諭之言,不是皇帝隨便開一句玩笑話都能套用君無戲言的。

“諸公不必著急,以一條鞭法代礦稅,非是老夫一時腦熱,而是仔細思量過後的結論!”

沉吟片刻,王錫爵緩緩開口道。

眾臣一副願聞其詳的樣子,頓時將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眾臣皆知,先帝開礦稅,乃是因宮中用度不足,不得已而為之,爾後宮中大火,三殿二宮皆被焚毀,先帝命戶部撥銀重修,可戶部存銀不足,內庫又因連年大戰,無銀可用,故而群臣方才預設了先帝收繳礦稅之舉!”

王錫爵嘆了口氣,卻是說起陳年舊事來。

礦稅的徵繳,最遠可以追溯到萬歷二十一年左右,那個時候礦稅還沒有在全國鋪開,僅僅侷限於直隸,浙江,河南等幾個省份,礦稅太監的行為也相對剋制,不敢做的太過分。

但是已經有大臣覺察出苗頭不對,開始上疏彈劾,不過朝堂諸公卻沒有太過放在心上,畢竟大明朝的皇帝,歷朝歷代都有下民間搜刮一番的習慣,做的不太過分,朝中大佬們也就不至於反應太過激。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眼前這位陛下,可不單單是想要搜刮一番這麼簡單,嘗到礦稅的甜頭之後,便不顧眾臣反對,任命了更多的礦稅太監,趕赴各地收繳礦稅。

任何政策,只要全面鋪開到全國範圍,就會出現無數種難以把握的狀況了。

神宗的本意是徵繳礦稅補充內庫用度,但是實際操作當中,礦稅早已經成了一種名頭,礦稅太監每至一地,往往是借礦稅之名,盤剝商賈士紳,帶回大筆銀兩取悅皇帝。

由此而帶來的後果就是,朝廷在百姓當中的名聲越來越壞,千萬不要以為,礦稅太監找的都是有錢人家,就和普通百姓沒什麼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