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三十七章:國之棟梁,生當如是

天方初明,承天門外邊聚起了無數的文武大臣。

今日又是例行早朝的日子,但是每一位站在承天門外的朝臣們,心情都充滿了複雜。

不過區區一個晚上,朝廷上發生的大事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讓他們都有些措不及手,先是朝廷起複了一位前禮部尚書,內閣當中多了實質入閣的大臣,然後便是紅翎急報,前線告捷,雖然不知軍報具體是何狀況,但是據兵部流傳出來的小道訊息,此戰乃是大勝!

雖然說這一次的開戰讓朝廷上下的群臣都感到有些倉促,但是要知道,自成祖皇帝以後,大明和韃靼之間的戰爭,輸多勝少,能稱得上大勝的戰役著實不多,每一場都是值得好好慶賀的事情!

不僅僅是武將,就連朝中的許多文臣得知這個訊息之後,也是興奮的一夜未眠。

只是這股興奮勁兒還沒過去,內閣中的一個訊息又讓群臣變得坐立不安起來,老首輔要致仕!

雖然還沒有正式對外公佈,但是內閣當中已經見到了老首輔的辭呈,可謂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訊息一出,朝廷當中更是暗流湧動……

此刻朝會尚未開始,朝臣們三三兩兩的聚在門外相互攀談,但是唯獨最往前的內閣梯隊當中,卻是沉默無言,首輔王錫爵閉目養神,一言不發。

其他的大佬有心說話,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是互相之間交流著目光,一切盡在不言當中。

古老的宮門緩緩開啟,引禮官一如往常的走了出來,厚重的樂聲奏起,伴著宮中內使洪亮的聲音,群臣列隊走入了宮門。

“升朝!”

今日的早朝不似尋常一般在乾清宮或是奉天殿,而是在皇極殿,所謂何事,群臣心中皆是明瞭,走進高大華麗的大殿當中,卻見皇帝早已高居禦座之上,一身玄色冕旒,莊重之極。

“臣等叩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卿平身!”

天子的心情明顯不錯,隔著丹陛都能感覺到皇帝欣喜的情緒。

待得諸臣叩謝起身,朱常洛便道。

“今日升皇極殿,乃是有一樁大事要與卿等同說,兵部昨夜來函,報前線大捷,斬首敵軍兩千餘人,俘虜過萬,生擒叛臣扯力克及其部下,此乃大勝,吾等當為同賀!”

“陛下威儀,震懾四海,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社稷賀!”

盡管心中已經有了準備,但是等到天子親口道出大勝的訊息的時候,群臣還是忍不住震驚不已,斬首兩千,俘虜上萬,生擒敵將,無論哪一條都是大勝的標誌啊!

一時之間,殿中回蕩起了群臣洪亮的祝賀之聲。

“忠順夫人何在?”

片刻之後,朱常洛抬手壓下底下的聲音,開口道。

於是在一群文臣當中,一名身著誥命袍服的老婦人恭敬而出,身後還跟著她剛剛十二歲的兒子。

“臣在!”

“先年朕之皇祖穆宗先帝曾與土默特訂立盟約,永世為臣,其後數十年,邊境清平無害,亦為朕心向之,如今土默特之酋長扯力克雖舉兵進犯,可其人實為亂臣賊子,幸得夫人明曉大義,赴京城以請我王師蕩平賊寇,如今邊境已平,叛臣已擒,此乃天下大幸!著賜封夫人之子蔔他失禮為順義王,賜國姓為朱順之,望爾能為我大明戍守邊境,永世忠順!”

朱常洛笑了笑,一如平常般溫和道。

“另外,此番土默特雖對我大明有大不敬之過,但朕念在夫人一心為國,便不予追究,先祖之盟不可廢之,望夫人回去之後能夠繼續約束屬民,不可妄起邊釁!”

話音落下,就連三娘子這樣沉浮世事多年的人都愣住了,她知道大明的這位天子肯定會履行他的承諾,將自己的兒子封為順義王,但是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天子竟然如此大度,對於這件事情完全不予追究。

要知道,當初的封貢之約,雖然名為封貢,可實際上是在土默特部佔據上風的情況下訂立的盟約,其中有很多條款都是明顯對於大明不利的,最明顯的不外乎是各種互市的物資和價格,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了土默特的需求。

三娘子本以為,這位年輕而英明的天子,會藉此機會重新訂立盟約,卻不曾想他依舊維持舊約,這對於剛剛元氣大傷的土默特部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所以只是愣怔了片刻,三娘子便帶著身後的兒子拜倒在地,道。

“陛下英明,臣定當不負陛下厚望,永世為天子鎮守邊境,終此一生,世世代代不會對大明有二心!”

三娘子的這番表態斬釘截鐵,字字句句透著堅決之意。

不僅讓朱常洛點了點頭,就連朝中的大臣們也都不約而同的露出了一絲笑意。

“陛下,臣聞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吾皇德行昭明四海,方能引得八方來朝,英明神武,社稷幸事!”

群臣當中,有一清瘦老者上前,拱手言道。

卻是方從哲,身為翰林院掌院,清流之表率,這個時候方老頭出面,正是恰如其分。

君王德行出眾,歸化四方,正是儒家當中所謂王化之道,方從哲的話,也正是在場大多數文臣的想法,天子登基之後,心思沉穩,手段多變,固然令群臣懾服,但是這種懾服更多的是畏懼,而並非是敬服,要知道,寬厚仁慈方是為君之道,而今天朱常洛的表現,很明顯就和他們心中完美的君王表現的一模一樣。

於是在方從哲之後,群臣紛紛上前,口中盡是溢美之詞。

“此戰,上仰祖宗庇佑,皇天有幸,下賴乃是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文臣武將齊心協力,此誠我大明之幸事也,兵部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