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大殿當中,一眾官員面面相覷,皆是有些摸不著頭腦,長史並非仕途的終點?
暗自吞嚥了口唾沫,有想象力豐富的已經在猜測,難不成這位主兒是要造反不成?當然,除了這種不靠譜的人之外,更多的人則是迅的聯想起了朱常洛的另一個身份。天籟小 說.』2
皇長子殿下!
隱隱約約間,這些人有些彷彿猜透了朱常洛的言下之意,但是朦朦朧朧的,像隔著一層窗戶紙一樣捅不破!
“想必爾等也知道,自英宗皇帝之後,王府官不準轉調朝職,不過今天本王要告訴爾等的是,故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袁宗臯袁公曾為興王府右長史……”
朱常洛望著底下微微有些騷動的人群,淡淡的開口道。
算是徹底的將這道窗戶紙給捅破了。
或許有些出身雜流的小官不知道袁宗臯是誰,但是但凡是讀過書計程車子,豈會不知道這位袁閣老的大名呢?
正是他次上書裁抑內宦,罷各地鎮守太監,讓文官集團的權力進一步加強!
除此之外,他還以清正廉潔,剛毅果斷而著稱……
別的不說,單是一個文淵閣大學士的名頭,就足以讓人記住他了!就像是你去問後世體制之內的官員,肯定都知道政治局常委都有誰!
何況袁宗臯的時代和現在不過相距五十餘年,他的德政還被人們所記得。
但是對於大殿內的所有官員來說,他在入閣之後究竟做了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袁閣老剛剛入仕的時候,就遭人算計,以進士之身被打到了當時的興王府充當右長史!
而那時候是弘治三年,正是英宗皇帝下令王府官不得外遷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十年,這條律令幾乎已成定製。
袁宗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殺出重圍,歷任江西按察使,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最後走上了天下讀書人最夢寐以求的道路,入閣!
這當然不是因為袁宗臯本人有多麼大的勢力,能夠不顧英宗皇帝的禁令!他之所以能夠擺脫王府官的束縛,答案只有四個字!
這也是今天朱常洛明白的想要告訴他們的四個字!
從龍外遷!
一般情況下來說,大明朝的儲位都會很早的定下,然後除太子之外的皇子被封王就藩,這種情況之下,在王府官不得外遷的嚴令之下,長史自然是王府官的頂點。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
從龍之功向來是所有的功勞當中最大的功勞,也是升遷最快的功勞,沒有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歷代以來,太子屬官最為清貴的原因,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之後,自然要換自己的心腹上臺,而這些心腹從哪裡來?
自然是從登基之前的屬官當中來的。
但這只是一般情況,明朝的皇帝子嗣大多艱難的很,能夠被培養長大並且順利登基的基本沒有,故而因此自然産生了各種情況。
比如,皇帝無子,從宗室當中選擇子嗣承繼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