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九章 黃山墩的亂兵

只見賈洪雨快馬來到近前,直接在戰馬上拿出一份命令遞給劉衍:“黃山墩甲長率部作亂了,管隊大人正在調集各處兵馬,準備平亂。劉總旗立即集結人馬,現在便向黃山墩集結。”

劉衍聞言大吃一驚,黃山墩的事情竟然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發展到這般田地了!

劉衍接過命令,當即喊來陳勳,命大盤墩所有墩軍集結,並且從那些軍戶中抽調十八人,湊齊了三十人一同出發。

賈洪雨眼見劉衍正在集結人馬,便在戰馬上抱拳說道:“好了,我還要去別的煙墩傳令,咱們黃山墩見!”

劉衍送走了賈洪雨等人,然後便開始部署起來。

“小旗官陳勳帶兩人留守墩內,其餘所有人隨我前往黃山墩,匯合管隊官王大人!”

王越聞言心中竊喜,當即領命帶人去做準備了。苗紹和許銘則是一言不發的回去準備裝備。只有陳勳則是欲言又止,心中很是擔心。

“甲長!”

眾人解散各自準備出發事宜的時候,陳勳跟著劉衍來到房間內,說道:“此番前去黃山墩平亂非同小可,不如讓王越留守,讓屬下跟著甲長一起去吧。”

劉衍一邊將一件棉甲穿在身上,又將弓箭和箭囊繫好,一邊說道:“你的心意我明白,只不過這次前往黃山墩是個機會,我自有打算。”

陳勳還要說什麼,劉衍卻已經將腰刀掛在腰間,一杆長槍已經擒在手中,說道:“你守好大盤墩就好,此番平亂回來,咱們大盤墩內外,也應該有些變化了!”

說完,劉衍便大步出門而去,陳勳則是感到劉衍身上不一樣的氣度,與原來那種憨悶的性格已經截然不同。

此時苗紹、許銘、王越已經集結了其餘的十名墩軍、十八名軍戶青壯,眾人正在墩內空地列隊。待到眾人看到全副披掛的劉衍,全都愣在了當場,這還是眾人印象裡的甲長嗎?這分明是一個久經戰陣的悍卒!

劉衍則是雙眼掃過眾人,只見苗紹和許銘都是穿著一件棉甲,不過與劉衍一樣,都是類似坎肩的樣式,根本不是那種全身棉甲,而且還都非常破舊。王越則是腰間一把腰刀,弓箭什麼的卻是沒有的。

至於剩下眾人,則只有一身乞丐服一樣的鴛鴦戰襖,那些軍戶連鴛鴦戰襖都沒有,眾人手中的兵器也是槍頭都鏽住的長槍。

“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就出發吧。”

不多時,眾人便來到了黃山墩外。

此時大明在邊地和沿海各地每隔數里便修建一墩,九邊各地稱為邊墩,腹地和沿海各地就稱為火路墩。整個靈山衛便有大盤墩、黃山墩這樣的火路墩三、四十處。

劉衍手握長槍站住腳步,只見黃山墩的整個墩身以夯土築成,與大盤墩一樣並未包磚,如果包了磚,就不再是火路墩,而是樓臺了。在黃山墩的周邊有馬圈圍牆,劉衍觀察了一下,這圍牆有一百多米長,而黃山墩外面還有一圈壕溝,看樣子也有些深度。

“走!”

劉衍招呼一聲,十幾人便加快腳步向前,最終在黃山墩外的墩塹外停了下來,這道圍牆有三米多高,面南的方向有一道大門,門上匾額寫著“黃山墩”三個字。大門上面設有一個懸樓,用來控制著進出的吊橋。

此時王家莊管隊官王炆鎮已經先一步到了這裡,賈洪雨正在大聲招呼一眾人馬列隊,劉衍急忙帶著苗紹、許銘和王越過去報到。

“屬下大盤墩甲長劉衍率部趕到,向管隊大人覆命!”

王炆鎮看了看劉衍,又看了看劉衍身後的苗紹、許銘、王越等人,不由微微皺眉,顯然大盤墩眾人的面貌讓王炆鎮有些失望了。

“準備一下吧。”

“得令!”

劉衍帶著眾人在一旁準備,此時劉衍才有機會觀察王炆鎮帶來的部下。

只見王炆鎮騎在一匹戰馬上,王炆鎮是一個身材適中的漢子,大概三十五、六歲,一張略長的臉上長滿了絡腮鬍子,顯得很是粗狂。

此時王炆鎮的身上穿著一件鎧甲,不過也是很破舊的,馬鞍上放著弓箭和一把雁翎刀,那強弓便是劉衍在百戶官廳見過的。

此外王炆鎮的周圍還有四十幾個兵丁,除了其中的十幾個人之外,其餘的兵丁也都是一副乞丐樣子。

“看來那十幾個精兵便是王炆鎮的家丁了。”

劉衍隨後又看向了黃山墩,此時墩臺上有十幾名墩軍,正緊張的看著這邊,又有二十幾名墩軍已經出了大門,就在吊橋外面戒備著,此時的場面很是緊張。

“黃山墩的墩軍竟然有這麼多!”

此時賈洪雨走了過來,低聲對劉衍說道:“周邊幾個煙墩的口糧也少了一些,與黃山墩都是一個士紳負責發放的。那幾個煙墩也跑過來不少墩軍。”

“墩內有多少亂軍?”

“至少四十人!”

劉衍不禁皺起了眉頭:“事情不好辦。”

就在這時,王炆鎮策馬向前走了走,然後大聲吼道:“朝廷已經發下了口糧,連帶之前的積欠也一併發下,我告訴你們再等幾日而已,爾等急什麼?現在鬧成這個樣子,我看你們如何收場!”

話音剛落,只見吊橋外面的墩軍中走出一人,劉衍看到那人的腰間掛著一塊硬木腰牌,此人便是黃山墩的甲長。

“管隊大人別糊弄我們!朝廷發下的那些口糧只有四成而已,剩下的去了哪裡?這點口糧發下,我一家老小都要餓死,我等為何不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