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劉衍推出了新軍擴編的詳細計劃,將原本營總哨三級建制由兩兩制,增加為三三制,三哨為一總,三總為一營。
劉衍也糾結過,是不是以增加新軍建制的辦法來擴軍,可是仔細想過之後,便否定了這個想法。
原因也很簡單,現在新軍之中缺少合格的基層將領,貿然擴大建制,會造成新軍基層指揮水平嚴重下滑,繼而影響新軍的戰力。
按照劉衍的擴編計劃,新軍一個營的編制中,旗、隊兩級不動,哨、總、營的兵力都有所增加,一哨兵力增加到兩百八十多人,一總兵力增加到一千零六十九人,一營兵力更是直接翻了三倍,達到三千七百多人!
劉衍將每個營的糾察官一職取消,所有的千戶全部帶兵,軍中的軍紀糾察職責由鎮撫官荀景雲全權負責。同時劉衍還提高了新軍將士的軍餉,從士兵每人每月四兩銀子,增加到五兩銀子,其餘各級將官逐一增加。
對於炮總,劉衍也大力擴編,此時火器督造處的產量已經非常穩定,武庫中有大量火炮可以列裝。
於是劉衍將炮總擴編為營,千戶錢樰暫時以千總之職充任炮營指揮使。
炮營也採用隊旗哨總營的編制,一隊十七人,管轄兩門火炮,分為兩個炮組。一旗四隊裝備八門火炮,一哨三旗裝備二十四門火炮,一總三哨裝備七十二門火炮,一營三總,裝備的火炮數量達到恐怖的兩百一十六門!
這樣的火力在當今的大明,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甚至在同時期的歐洲也難有敵手。
當然,這兩百一十六門火炮不可能都是野戰重炮,劉衍打造不起,大軍行進的時候也無法及時轉運。
炮營的三個總,分別為虎尊炮總、佛郎機炮總和火箭炮總,形成遠近結合、點面皆可的火力分佈。
擴編之後的炮營可謂人強馬壯,不但裝備了此時大明數量最多、製作最精良的各式火炮,炮營的人數也達到了兩千六百人左右。
劉衍估計錢樰看到這份計劃的時候,一定會激動得熱淚盈眶的。
按照這份三三制擴編計劃,新軍將迎來最大的一次擴編,兵力將從九千餘人擴編到兩萬八千餘人,每月的軍餉開支也從四萬兩銀子飆升到十二萬三千餘兩。這還不算將來兩萬八千多將士每日吃喝、被服器具、日常操練、後勤補給、兵備打造等開銷,都算下來,一個月的軍費開支估計要二十萬兩銀子!
此時劉衍也感慨著,歷史上吳三桂曾向崇禎帝索要關寧鐵騎的軍費數百萬兩銀子,崇禎帝還認為是吳三桂擁兵自重,隨意獅子大開口。現在看來即便吳三桂索要的軍費有些水分,也足以能體現養兵之耗費。
要不是現在各處工坊收入大增,劉衍手中有錢心中不慌,還真不敢這麼大規模的擴編兵馬。
這份三三制的擴軍計劃隨即下發,劉衍命各部指揮使立即開始徵召新兵,從之前登記的後備兵員中選拔入列,人數不足的,再從各地軍戶中挑選合格青壯入列。
同時,劉衍命各營從各地武庫中領取兵備,火器督造處、兵甲督造處負責為各地武庫運送兵備,以便時刻保持即墨營城兵備數量的充盈。
逄猛鎮巡檢司。
沈文在接到巡檢派人送來的徵召告示之後,便辭別了父親沈東,帶上了幾件隨身衣服,便來到了巡檢司。
此時城中一處院落,已經被闢為兵站,附近的新兵全部聚集到了這裡,等候轉運。
在這裡,有新軍士兵發給身為一個號牌,並且囑咐沈文拿好,這將是入列報名的憑證。
沈文緊張的貼身收好,生怕會弄丟。
隨後沈文和所有被集中到這裡的新兵,全部被勒令褪去衣服,光溜溜的站成十乘十的佇列,幾名醫官在人群中走來走去,根本不理會沈文等人“嬌羞”的神態,仔仔細細的逐一檢視眾人的身體。
凡是有傷殘的,有病患的,身體太過瘦弱的,都被算作不合格,一一帶了出去。然後那些新軍當著沈文等人的面,給不合格的人發了一些銅錢,讓他們各回各家,新軍不要。
“可是別處的將領,都是什麼人都要的,甚至遊手地痞都要,可是新軍卻精挑細選!”
沈文心中嘀咕著,暗道劉衍挑兵太過苛刻,誰不想麾下兵馬越多越好,怎麼還如此設限?
就在此時,旁邊有新軍將士高聲說道:“所有拿到號牌,並且體檢合格的人,穿上衣服去南門外等候轉運馬車!”
沈文聽到命令,急忙跟隨大隊人馬出了城,只見外面的官道上已經停好了數十輛大馬車,每一輛都能乘坐十幾個人。
“所有人聽好,按照叫到的號牌登車,不得插隊,不得喧譁,不得亂走,否則軍法從事!”
沈文急忙又將自己的號牌拿出來,只見上面寫著甲字十七號,便在心中默唸起來。
此時所有新兵都排成長長的隊伍,前面有新軍將士依次喊著號碼,被叫到的新兵從隊伍中出來,登上指定的馬車。
“新軍的招兵真是稀奇,別處那些將軍徵召兵馬,不就是發一身號衣,給一把刀槍,然後帶進軍營操練一番就可以了。怎麼新軍這邊這麼多的規矩啊?”
沈文看著稀奇,隨即便聽到新軍將士在叫自己的號碼:“甲字十七號!”
沈文急忙拿起自己的行李走了出去,那名新軍將士檢驗了號牌,便指著前面的一輛馬車,說道:“你去第十一號馬車。”
“是,軍爺。”
那新軍將士皺起眉頭,說道:“以後進了新軍,別叫軍爺,同級別的叫袍澤,上官叫官銜,明白嗎?”
“是、是!”
沈文被“斥責”了幾句,心中忐忑的上了馬車,車上已經有了三個新兵,沈文和幾人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