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七章 望遠鏡

盧象升在青州府城停留了三天,期間與劉衍相談甚歡。

待到盧象升率部返回濟南府城的時候,劉衍也將許諾的兵備裝車,移交給盧象升一同帶走。

送走了盧象升,劉衍便派人將宋灌找來,準備動手做望遠鏡了。

望遠鏡是行軍打仗的必備之物,能夠在幾里之外洞察秋毫掌握先機,特別是對於炮兵來說,更是增加精準度的神器。

劉衍穿越前瞭解過開普勒式望遠鏡,雖然這種望遠鏡的名字聽上去給人一種很專業的感覺,但是其結構卻非常的簡單,只是兩個凸透鏡和兩個全反射稜鏡的組合,便能夠將遠處的像物放大幾十倍。

這種簡單的望遠鏡,已經足夠劉衍目前的需要了。

幾天後,宋灌收到劉衍派人送去的命令,帶著玻璃工坊的幾個得力工匠趕到了青州府城。33

劉衍拿出了自己畫好的草圖,讓他們按照圖紙磨出一個八十毫米直徑的凸透鏡物鏡和三十毫米直徑的凸透鏡目鏡,又磨了兩個全反射稜鏡。

那幾個工匠都是玻璃工坊的“干將”,拿著劉衍提供的圖紙仔細研究了一會兒,幾人還小聲討論了幾句,便紛紛點頭,想要將圖紙上的東西做出來,並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眾人按照劉衍的命令,還從玻璃工坊帶來了足夠數量的玻璃鏡片,凹鏡、凸鏡、平面鏡都有,足夠研發望遠鏡之用了。

劉衍隨即在總兵府內安排了幾間空屋子,作為宋灌等人的臨時“作坊”。宋灌帶著幾名工匠便開始忙碌起來,一陣研磨之後,當天下午便將透鏡磨好。

劉衍聞訊很高興,來到這處臨時作坊內,親自測了測兩個透鏡的焦距長度,然後找來銅匠提前按照圖紙做好的一個前大後小,中間折了一下的銅筒子。

“你們將物鏡、稜鏡和目鏡都按圖紙的要求,全都裝進去。”

劉衍先是自己比劃了一下,發現這種動手能力自己還是欠缺的,便將給幾名工匠來做。

只見一名工匠自告奮勇,擺弄起鏡片和銅筒,沒過多久就做好了。

劉衍舉起這副望遠鏡對著外面院子看了一下,發現由於距離太近,效果不是很好,便招呼眾人來到城牆上。只見劉衍對著城外觀望起來,這望遠鏡算是做成了,劉衍清楚的看到了遠處的細小景物。

“成了!”

劉衍簡單估計了一下,這個仿製的開普勒望遠鏡雖然結構簡單,但放大倍數起碼有二十五倍。這樣的倍數放在後世就是很垃圾的存在,可是在眼下這個時代,作為炮兵的輔助器具,以及戰場指揮的輔助器具,已經足夠用了。

這個時代西方的望遠鏡也是剛剛發明,而且價值極其昂貴。大明這邊使用望遠鏡的人更是極少,所以劉衍能夠自行仿製出望遠鏡來,已經非同一般了。

有了望遠鏡,新軍各營夜不收外出探查的時候,就事半功倍了。以後各營夜不收站在高處用望遠鏡掃視,可以監視幾里內的動靜。

如此一來,需要夜不收冒險衝到敵軍附近,和敵軍的斥候肉搏的機會就大幅減少了,如此可以大大減少新軍精銳夜不收的傷亡機率,也可以大大提升夜不收捕獲軍情訊息的能力。

不但如此,望遠鏡對於炮營來說,更是神器。

有了望遠鏡的幫助,火炮射擊的校正工作就精確多了,炮營將士現在校正的時候,多是依靠雙眼目力,很多時候都要依靠個人經驗,甚至是運氣。有了望遠鏡的加持,炮兵將士可以精準的估算相距距離,以及遠處敵軍附近的地形地貌等等。

甚至炮營部署在高處的話,炮營將士可以藉助望遠鏡把幾里外的炮彈落點看清楚,可以非常直觀的檢視炮擊的效果,評判敵軍在遭受炮擊後的狀態,這些都是主將判斷戰場局勢,極為重要的依據。

當然,新軍將領有了這望遠鏡,也能更好的觀察戰場情況,而不僅僅是依靠夜不收的稟報來進行判斷,畢竟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任何一個訊息不準確,或者是延後,都會對戰局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由此可見這望遠鏡軍事價值頗高,劉衍決定望遠鏡作為絕密物資,不可對外出售,只裝備給新軍各營。若是友軍需要,情況允許的時候可以送幾個出去做禮物。

站在城頭上,劉衍對宋灌說道:“這個東西以後就叫做望遠鏡,你回去之後要組織工匠進行量產,先做出三十個來,十五日內做好,然後由駐地兵馬押運到青州府城來。”

“是。”

“還有,望遠鏡的製作工藝也是高度保密的,任何人不得洩露,這一點你要牢記在心,所有參與的工匠都要嚴格看管,做好的望遠鏡,以及望遠鏡的半成品都要登記編號,任何人不得隨意帶出工坊,違令者以奴賊奸細論處!”

宋灌心中一顫,急忙抱拳領命。

十二天之後,玻璃工坊做好的第一批三十個望遠鏡,在一旗新軍將士的護送下,送到了青州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