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中軍大帳內,劉衍、楊國柱、王樸、曹變蛟、李輔明幾人小聲議論著,對面,吳三桂、馬科、唐通、王廷臣坐在一起,也是低聲說著什麼。
白廣恩和左光先則是眉頭緊鎖,二人都沒有說話,不過目光卻停在洪承疇的身上。
此時洪承疇微微皺眉,從桌案上拿起一份情報,正是吳國金帶人冒死帶回來的那份。
“諸位!”
眾人紛紛看向洪承疇,大帳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這份情報是青萊鎮劉總兵部下帶回來的,事關重大,所以本督一大早便將諸位請來,共同商議對策。”
隨後洪承疇便將清軍大肆打造火器,準備傾全國之力來戰的情況說明了一番,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很不好看。
吳三桂先是驚訝,緊接著便眉頭緊鎖看向劉衍,想不到劉衍麾下竟然有如此得力的夜不收,可以打探到這麼重要的情報。
這時馬科說道:“督臣,這份情報上說,奴賊在瀋陽和遼陽打造火器,深入敵境這麼遠,訊息可靠嗎?”
洪承疇沒有說話,而是看向劉衍。
劉衍早就看不慣馬科那陰陽怪氣的樣子,再加上馬科在歷史上也是有名的逃跑將軍,於是便怒懟道:“本鎮提供的情報都是十分可靠的,當然如果馬總兵不想信,也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今日的軍議馬總兵就可以不參加了,請便!”
馬科猛地站了起來,惡狠狠的瞪著劉衍,劉衍也不甘示弱,緩緩站起來,冷聲說道:“怎麼?馬總兵不服?本鎮陪你出去練練如何,又或者,咱們各自集結兵馬,當著督臣和諸位將軍的面,演練一番!”
馬科怒氣衝衝,卻又不敢再說下去,劉衍那雙利刃一般的目光,已經讓馬科心中發虛了。
此時馬科臉紅脖子粗,僵持在那裡一言不發,眾人見狀紛紛勸解,吳三桂一把拉著馬科坐下:“馬總兵不要動怒,劉總兵提供如此重要的情報,大家一起商議才是,都是為了軍中故事,誰也沒有私人恩怨,不可傷了和氣!”
馬科哼了一聲坐下,劉衍的臉上掛著一絲冷笑,也坐了下來。
洪承疇見狀先是佯裝訓斥了劉衍、馬科兩句,二人紛紛抱拳賠了不是,然後洪承疇便說道:“劉總兵向本督上報這份情報的時候,便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
隨後洪承疇便命各部立即準備麻袋裝土,準備盾牌和盾車,多裝備火器等等。
眾人都是牢記在心,就連馬科、唐通等人也是如此,畢竟劉衍的戰功在這裡擺著,此時大明論起火器的行家,劉衍決定是頭籌。
“好了,今日軍議就到這裡,諸位快些回去準備,明日大軍繼續前往寧遠城!”
與此同時,在大明各路入援大軍浩浩蕩蕩由向寧遠城進發的時候,在滿清都城盛京,也就是瀋陽城,皇太極等一眾滿清酋長也在為錦州戰事爭論不休。
滿清在大明的細作無孔不入,再加上大明各地商賈吃裡扒外,以至於不斷有情報傳來。此番明軍各路入援大軍的大概人數、兵種構成等等,都陸續送到了皇太極的面前。
從皇太極以下,清廷對情報一向重視,情報收集也非常詳盡,大明有哪些重要將領,哪些重要官員,傾向如何,能力如何,都有一一記錄在案。
他們的情報傳遞,主要由天津等地進入遼東半島。不過此時遼西一帶,大明邊軍也加強了戒備,各處都在嚴防細作,又不斷有明軍集結,所以此時清廷的情報傳遞也變得很不易。
劉衍所部青萊鎮新軍的情報,更是清廷重點關注的物件,很多關於青萊鎮新軍的訊息呈報在皇太極面前。
在這些情報之中,劉衍兵力約有八萬數千人,其中騎兵一到兩萬人,還有龐大的車營及炮營,內中火炮數目不詳,估計不會少於一百門。
“劉衍來了嗎?”
對於劉衍,此時滿清上下都極為重視,皇太極連連召對眾臣齊聚崇政殿議事。
就連在錦州前線的多爾袞、濟爾哈朗等人也被緊急召回,便於皇太極詢問前線之事。
崇政殿上,一眾大臣都在恭維皇太極制定的錦州戰略,此番明國果然傾九邊精銳而來,只要此戰圍點打援成功,殲滅了明軍主力,此後天下將任由大清鐵騎馳騁。
皇太極卻只是擺擺手,只見他臉有憂色,說道:“明軍浩大,此番崇禎是孤注一擲,將明國所有精銳都調來了,絕不可輕敵!特別劉衍率領的青萊鎮新軍,兵勢極壯,介時錦州之戰,定有一場苦戰。明國還好,我大清卻輸不起,此戰若敗,則我大清必有滅族之禍,如何應對。眾卿一一道來。”
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久在前線,最知道錦州當地的情形。他們圍困錦州時,薊遼總督洪承疇。就組織了數次薊遼援軍往救。雖然暫時失利退卻,聚集在寧遠城觀望。但前線的清軍應付他們,也有些吃力。
更何況現在更有二十多萬明軍即將到來,還有威名遠播的青萊鎮新軍在,洪承疇手中已經有了足夠的籌碼,多爾袞與濟爾哈朗都感覺壓力極大。
二人都希望皇太極儘快派出援軍,總兵力最好不要少於二十萬,特別是濟爾哈朗,更是直接建議皇太極御駕親征。
濟爾哈朗大聲說道:“我軍盤據錦昌堡、乳峰山一帶,前有明營,後有錦州之敵,此為腹背受敵之勢。洪承疇幾次往救,每每自南山向北開炮,祖大壽則從錦州城頭向南開炮,我軍前後被擊,無地容身,然不紮營二處,又無圍困之勢。現洪承疇趕回關內搬來了明國大軍,我前線大軍兵力不敷使用,形勢非常兇險!此戰關乎我大清國運,奴才懇請皇上,御駕親征。”
鑲藍旗主濟爾哈朗,此時四十餘歲,在滿清素有處變不驚、有勇有謀、謹慎穩重之議。現在就連濟爾哈朗都這樣說了,可見錦州之勢確實危急,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