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章 援軍受阻

平陽府地處山西、陝西交接,治所便在臨汾縣,府城與縣城同郭。

平陽府自三國魏始置平陽郡,“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到了大明初年,朝廷重建平陽府,領州六、縣二十八。平陽府東連上黨,西界黃河,南通汴、洛,北阻晉陽。宰孔所云景、霍以為城。景,太也,謂霍山;汾、河、涑、澮以為淵,而子犯所謂表裡河山者也。

杜畿雲:平陽枕山帶河,天下要地,是也。

此時平陽府城外旌旗稠密,袁宗第率領的流賊右營大軍四面結陣,將城池圍困得水洩不通,一場攻城大戰即將開打。

楊國柱面色疲憊的站在東城牆上,望著城外集結進攻的流賊大軍,心中異常沉重。

三鎮大軍浩浩蕩蕩南下進剿,可是流賊大軍的強悍卻讓楊國柱、王樸、李輔明大為吃驚,那些幾乎可以與清軍鐵騎相媲美的驍騎,那無邊無際,好像根本死不完的死兵浪潮,讓宣府鎮、大同鎮和山西鎮將士苦不堪言,三鎮將士一路下來傷亡很大,以至於王樸以“保全大同鎮,便是保留朝廷在山西的門面”為由,率部撤了回去。

而山西鎮總兵官李輔明因為兵力太少,只有七千人馬,再刨去一路上的傷亡,只剩下五千多人,一時之間也萌生退意,不顧楊國柱的苦苦規勸,率部撤回了鎮內,只留下楊國

柱一鎮兵馬繼續南下,而後被流賊大軍圍困在平陽府城內。

此時楊國柱心中充滿了悲愴,錦州之戰中,自己與王樸、李輔明也算是生死之交,可是如今面對勢如破竹的流賊大軍,二人卻先後退兵,讓楊國柱心中非常不滿,難道這就是當初劉衍所說的“軍閥作風”?

“兵將只知自保實力,而不知國家安危,此乃軍閥。我輩絕不可如此,即便我輩被時局推著不得已擁兵一方,也要當做外逐韃虜、賊寇,內安天下百姓的大軍閥,如此才不枉七尺男兒人間一趟!”

楊國柱忽然想起劉衍當初在遼東所說的話,心中感慨萬千:“真懷念劉衍在身邊並肩作戰的日子,那才叫安心,才叫痛快啊!”

“嗚~嗚!”

忽然,城外號角聲四起,緊接著流賊右營的十餘萬大軍開始向前推進,從四面朝著平陽府城壓過來。

如今流賊右營在之前與宣府鎮大軍激戰的時候,折損了兩萬步卒與死兵,但是現在依然有一萬五千驍騎、三萬甲兵與六、七萬步卒死兵,兵力上比困守城中的三萬多宣府鎮將士多三倍!

不過此時楊國柱的臉上依然滿是堅毅,以宣府鎮將士的兵力與戰力,十餘萬流賊大軍不可能攻入城內,只是一場大戰下來,麾下將士肯定會傷亡不少。

“也罷!看我此戰重創流賊於城下。”

楊國柱大吼道:“傳令下去,各部死守城池,殺賊!”

一時間,

城頭上的戰鼓紛紛被敲響,緊接著城頭上的火炮與火銃開始轟鳴,軍中的弓箭手也開始齊射,各種滾木礌石不斷砸下。

宣府鎮將士在經歷了遼東血戰之後,已經脫胎換骨,從戰力與心理上已經今非昔比,及時面對數倍於己的流賊大軍時,也能夠從容面對,可以奮力還擊。

“放!”

城頭上的炮火和火銃始終沒有停頓,城外的流賊死兵、步兵也從未停止衝鋒的步伐,那些甲兵之中,也有不少火銃手和弓箭手,如今流賊大軍重新崛起,在裝備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軍中的遠端兵器數量大大增加,已經可以與官軍展開對射。

“啊!”

城頭上不斷有宣府鎮將士被箭矢和鉛彈擊中,那些不知道如何躲避的協防青壯更是死傷甚多,鮮血已經染紅了大片的城頭地面。

在東面,楊國柱在一隊盾牌兵的保護下,就在城樓上督戰,甚至遠處依稀可以望見袁宗第的大纛,眼神中頓時露出一絲殺意。

突然,在平陽府城的北面隱約傳來戰鼓聲,隨後楊國柱聽到北城那邊的宣府鎮將士發出一聲高過一聲的“萬勝”呼聲。

楊國柱面露喜色的望向北面,驚呼道:“援兵到了!”

楊國柱在盾牌兵的保護下,急忙趕到了北城牆,只見東協鎮總兵官曹變蛟率領的三萬五千精銳已經到了城外,將近一萬精銳騎兵在前面開路,後面的步卒大軍結陣殺來,以三眼銃和鳥銃

、弓箭不斷殺傷正在攻城的流賊兵馬,北面的數萬流賊步兵、死兵頓時崩潰,如同潮水般向東、西兩面退去。

“哈哈!”

楊國柱望著越來越近的曹變蛟的大纛,對左右部將笑著說道:“安東伯虎威!快開城門,派一千騎兵出城接應!”

“是!”

很快,平陽府城的北城門大開,一千宣府鎮的精銳鐵騎衝殺出去,將城門附近的殘留賊兵衝散,東協鎮將士有序進入城內。

城外,袁宗第聽聞官軍援兵到了,當即怒不可遏,眼下官軍兵力增加,自己更拿不下平陽府城了。

右果毅將軍劉體純急忙策馬趕來,當即攔住了暴怒的袁宗第:“制將軍不可怒而興兵,如今官軍士氣大振、兵力增加,我軍已經不具備攻下平陽府城的實力,先要讓各部將士撤下來。”

袁宗第壓下心中怒火,說道:“傳令各部立即後撤,彙集到平陽府城西南十里外安營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