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四十一章 決戰之前

兩天後的深夜時分,明軍各部將士已經完成了部署,圍繞瀋陽城的巨大包圍圈呈現出來,綿延數十里,將整座城池和清軍的四道防線全部囊括其中。

明軍各部營壘之間,還挖掘了大量的壕溝,明軍將士以壕溝、夜不收巡視等辦法,將數量眾多的營壘聯絡起來,組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壁壘,讓瀋陽城內外的清軍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絡,更是沒有辦法從外界獲取任何的補給。

此時在瀋陽城西面的明軍中軍營壘中,劉衍的中軍大帳依然燈火通明,國防軍第一軍總兵官陳勳夜晚巡營,見到劉衍還沒有休息,便通報了一番,進入了中軍大帳內。

“這麼晚了,閣老還不休息啊。”

劉衍抬頭看了看陳勳,如今陳勳早已經不是當年在大盤墩的那個小旗官了,沒有了以前的怯懦和不自信,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凌厲之風,舉止投足之間,都帶著大將風範。

“你也沒睡啊。”

陳勳笑著坐下來,只有在與劉衍獨處的時候,陳勳才能放鬆一些,說道:“屬下剛才在巡營,看到閣老還沒休息,就過來看看。”

劉衍點了點頭,隨即拿起一份公文,遞給了陳勳,說道:“看看吧,這是本公率軍抵達瀋陽城下的時候,接到的內閣急報。”

陳勳接過來急忙看了起來,片刻之後便震驚的說道:“陝西、山西、甘肅等地又爆發旱災和蝗災了!”

劉衍臉色凝重,說道:“是啊。原本對於瀋陽城這塊硬骨頭,本公是準備以圍困為主,畢竟滿清經歷了連番戰敗,特別是多爾袞率軍跳出我軍在遼河一帶包圍圈的時候,還放棄了大量的錢糧物資,如今瀋陽城內的糧食存量肯定支撐不了多久,要知道現在瀋陽城內的兵力和人口至少在一百幾十萬!”

“可是在接到內閣的這份急報後,本公就不得不更改了想法,定下了全面圍攻的方略。因為現在朝廷已經被迫從軍費中抽調了部分錢糧,用於西北三省的賑災之用,滿清拖不起,我軍同樣也拖不起了!”

陳勳搖頭嘆息道:“怎麼會這樣?各地剛剛平穩了一些,西北就又鬧災了,我看這老天是瞎了眼!”

其實劉衍是明白的,按照後世的說法,現在的大明依然處於小冰河期,氣候極其不正常,天災不斷、夏熱冬冷更是家常便飯,直到十幾、二十年後,這樣的大環境才會有所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的明末時期災禍那麼多,幾乎年年都有幾十年不遇、甚至是百年不遇的災害發生,而滿清竊占華夏後,災禍就明顯少了許多。後世的一些遺老遺少和包衣奴才們還叫囂著,說是什麼大清仁德施以仁政、大清的執政能力遠勝於大明,都是屁話!

真實的情況是大明倒了血黴,同時遇到了大攪屎棍李自成、千古第一漢奸吳三桂、走狗屎運的滿清這三個大極品,又被小冰河期活生生的放幹了血。

而滿清則是走了千古一遇的狗屎運,不但有吳三桂獻出了山海關,而且剛一平定關內各地,小冰河期就結束了,如此只要稍稍治理一下,就能讓各地迅速穩定下來。

此時看著咒罵老天的陳勳,劉衍說道:“西北賑災是大事,如今雖然有新政打底,西北各地的百姓都喘上了一口氣,可是畢竟被流賊荼毒太深,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的百姓還是太貧苦了,如果朝廷的賑濟不及時,難保不會再出亂子,所以對於內閣的做法,本公是認可的,遼東戰場也的確到了速戰速決的時候了。”

陳勳眉頭緊鎖,說道:“只是各部將士的傷亡勢必會增大,如果能夠繼續圍城的話,這些傷亡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劉衍又何嘗不想零傷亡拿下瀋陽城?可是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傷亡大一些也要打,我軍的風格就是善於打死仗,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要害怕傷亡,始終追求低傷亡,其實並不是好事,會讓我軍對於傷亡的承受力降低。”

陳勳點頭便是贊同,隨後便說道:“閣老,如今內閣削減軍費後,我軍的作戰時間從六個月縮減為三個月,而開戰以來就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也就是說,我軍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拿下瀋陽城,平定遼東各地了,這個時間太緊迫了!”

劉衍說道:“朝廷各地的賦稅還在不斷收繳,後續內閣也會全力供應遼東戰場的,所以時間上會有些富裕,但不會太多,咱們還是儘量抓緊時間攻城為好。”

此前劉衍指揮各部用了兩天時間完成了對瀋陽城內外的全面包圍,接下來就要開始正式的攻城大戰了。

陳勳頓時來了精神,問道:“那我軍何時正式進攻?”

劉衍說道:“明日上午,各軍同時進攻清軍防線!”

次日清晨,劉衍披掛鎧甲,走出了中軍大帳,此時瀋陽城西面的各處明軍營壘已經熱鬧不已,國防軍第一軍到第四軍的將士,正在按照部署進行集結,大量的物資和兵備也被各軍的輜重兵運送到指定地點,方便大軍作戰時快速補充。

而各部配屬的火炮也在調動著,由炮手和隨軍的民夫運往大軍陣前,開始部署龐大的火炮陣地。

劉衍隨後來到位於國防軍第一軍中軍的位置,這裡已經搭建起一座高大的指揮台,前面還用大量的沙袋、鑲鐵木板做成了掩體,防止清軍的炮火擊中這裡。

當然這也只是小心而已,實際上明軍各部的軍陣距離瀋陽城有七、八里的距離,清軍部署在城牆上的數百門火炮根本打不到這邊。

國防軍第一軍總兵官陳勳就站在劉衍的身邊,其餘各部總兵官、副總兵則在軍陣中指揮具體作戰事宜。

劉衍舉著千里鏡觀察了一會兒,隨後說道:“我軍炮陣距離清軍第一道防線有兩裡左右,距離瀋陽城有六里左右,這個距離比之前西路軍試探進攻的時候後撤了不少,正好適合此戰逐步推進的方略,命北面、南面、東面各部將士也如此執行。”

“是。”

“命令前線炮陣加快速度,半個時辰之內必須部署完畢,做好開火的準備。”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