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瀋陽城四周殺聲震天!
城北的豁口處,鄭成功指揮國防軍第十五軍將士浴血奮戰,已經徹底拿下了這處豁口的主動權,明軍將士開始向城內推進。
不過從城中各處趕來的清軍也放手一搏,不斷衝上來拼命,明軍將士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作為明軍衝進城內的刀鋒,僅剩的一千多名鐵人軍將士也全部陣亡!
國防軍第十三軍、第十四軍將士拼命進攻北城牆各處,眾將士以雲梯攀爬城牆,牽制了大量的清軍兵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不少明軍將士已經登上了城牆上,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而國防軍第十六軍將士則全部衝近北城牆,開始不計傷亡的在城下開火壓制城頭上的清軍兵馬。
與北面的戰事一樣激烈,此時瀋陽城東面、南面的戰事也非常慘烈,東面的李定國已經親自率部衝到了第三道防線前方,指揮國防軍第九軍到第十二軍將士全面進攻,十幾萬將士怒吼著與東面的清軍各部兵馬廝殺到底,已經有不少明軍將士順著豁口衝進了城中,頑強的向城內推進著。
而在南面也是如此,明軍將士已經衝進城內至少上千人,還有至少兩千多人已經登上了城牆上,對於清軍來說,南面的防線已經崩潰在即。
瀋陽城西面,國防軍第一軍、第二軍將士已經從兩處豁口衝進城中,此時駐守在西城牆一帶的清軍傷亡慘重,在這邊指揮清軍的豫親王多鐸臉色慘白,望著前方已經能看得很清楚的明軍將士,臉頰不由自主的抽搐了幾下,然後猛地抽出了戰刀,大吼道:“隨本王衝上去,殺退明軍!”
周圍數百滿州兩白旗巴牙喇兵紛紛怒吼著,將多鐸圍在中間,怒吼著衝向了前方戰場,直接殺向了衝進城內的國防軍第一軍將士。
此時國防軍第一軍右營參將沈東來正在指揮部下作戰,看到前方衝來的清軍不同尋常,竟然都是巴牙喇精銳,便斷定其中有清軍之中的高階將領。
於是沈東來大笑著,暗道:“我老沈也走大運了,一進城就遇到大魚!”
隨後沈東來當即怒吼道:“停止前進!結陣!”
周圍右營兩千多名將士紛紛停下,稍稍整隊,便紛紛舉起了手中的鳥銃,對準了已經衝到十幾步之外的清軍大隊。
“放!”
轟!
瞬間,兩千多名鳥銃手同時開火,瞬間將數百滿州兩白旗巴牙喇兵射殺了大半,多鐸也猛地慘叫一聲,只覺得握刀的右手先是一疼,隨後便失去了知覺,腳下也向前一個踉蹌,低頭一看,只見自己右臂已經被明軍的鳥銃擊中,被鉛彈打了一個對穿,鮮血正在向外湧出來。
“啊!”
多鐸大聲怒吼了起來,倒不是因為疼痛,而是憤怒,堂堂大清國的豫親王,竟然落到了如此地步,有一種英雄末路的悲涼。
當然,多鐸也不算什麼英雄,只是其不自知罷了。
“放!”
轟!
隨著沈東來的怒吼,兩千多名將士又一陣齊射,多鐸和剩下的巴牙喇兵全部被射殺,此時眾人距離沈東來所部將士只有十幾步的距離,但是卻已經永遠無法衝到跟前了。
“快上去檢視!”
沈東來興奮的率部上前,大批的明軍將士也開始向四周推進,而隨著多鐸的大纛轟然倒下,周圍的清軍也紛紛潰逃清軍在西城牆一帶的防線開始土崩瓦解。
“這是?”
沈東來在屍體之中找到了多鐸的屍體,看著這具屍體上的精良鎧甲,已經旁邊的大纛,沈東來頓時大笑了起來:“這是多鐸!”
沈東來大笑著,同時隨手一刀就將多鐸的腦袋砍了下來,然後繼續率部向城中推進。
“報!”
在瀋陽城西面的明軍中軍,劉衍看到一名夜不收策馬趕來:“啟稟閣老,我軍西線已經全面突入瀋陽城內,此外國防軍第一軍右營參將沈東來上報,在西城牆豁口內擊殺滿清豫親王多鐸!”
“多鐸?”
劉衍頓時喜上眉梢,大笑了起來。
歷史上多鐸曾率軍對揚州城進行了足足十日的屠城。多鐸率兵成功攻陷揚州城之後便下令封城,並命其手下的將士對揚州城八十多萬的人口進行屠殺。不論是已經放下武器選擇投降的明軍將士,還是千千萬萬普通、平凡的揚州百姓,都沒有逃過多鐸的屠殺令。
十日之後,揚州城變成了一座廢墟,八十多萬的揚州百姓全都成為了刀下的冤魂。揚州城這一座文明古城就此毀滅,對揚州的存在與發展產生了極其嚴重的影響。揚州已積澱了千年的文明與成果就這樣化為了烏有,至今揚州也沒有重塑當時揚州城的盛狀。
在劉衍看來,這場揚州城的大屠殺與後世的南京大屠殺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在冷兵器的時代,被害者忍受的痛苦更為折磨人。並且,多鐸對揚州城實施的大屠殺完全是對道德底線的漠視,對待那些無辜的揚州百姓也是下了狠手。
多鐸所幹過的毫無人性之事還不止這一件,所幸的是,多鐸這個惡人最終因自己的惡行得到了報應,歷史上的多鐸在年僅三十六歲時便突然得了一種怪病,無人能醫,最終全身潰爛而死。如此悲慘的下場估計正是多鐸因手上沾染了太多人的鮮血而得到的報應吧。
而此時多鐸卻連三十六歲都沒活到,直接被參將沈東來率部擊殺了,也算是報應,為華夏除掉了一個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