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四十五章 北庭都護府

世上之事往往會事與願違。

劉衍率軍猛攻于闐城,可是因為寒風不斷,致使明軍的火器威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雖然劉衍相信不急傷亡猛攻的話,肯定可以破城的。只是這樣一來,以城中葉爾羌汗國二十多萬的兵力而言,明軍各部肯定要承受巨大的傷亡,甚至是自成軍以來最大的傷亡。

後續明軍恐怕就沒有足夠的兵力繼續西進,甚至是無法在短時間內穩定西域各地。如此一來,明軍的戰略目標就會因為一場慘勝的攻城戰而徹底落空。

所以劉衍只能繼續與阿卜杜拉率領的葉爾羌汗國主力對峙,雙方在於闐城互相以火炮轟擊,或者是派出小股兵馬互相突襲、騷擾。

雖然雙方兵馬你來我往的打得很激烈,可是哪一方的戰果都不算大,也難以打破僵局。

轉眼來到了崇禎二十三年二月十二日,此時距離劉衍發動收復西域的戰事,已經過去半年左右的時間了,朝廷為這場大戰準備的錢糧物資已經消耗殆盡。

幸好有商務部經營下來的豐厚收益,以及皇明商會的鼎力捐助,才讓前線大軍的軍費開支能夠支撐下來。

不過內閣眾人也為此憂心忡忡,每批准一筆開支,都要翻來覆去的計算,恨不得將一枚銀幣掰成八塊花。

此時劉衍寫給內閣的書信終於抵達了北京城,劉衍也時刻擔心朝廷財力不足,所以正式下令成立北庭都護府,具體的範圍便是準格爾汗國佔據的天山以北廣袤疆域。

成立後的北庭都護府,南抵天山,向北以兒的石河為界,向西以後世的巴爾喀什湖為界,向東與瀚海都護府接壤。北庭都護府的治所就設在亦力把裡城。

同時劉衍在這份回書中提議,徵調都督田鎮北、副都督蔣雲端二人西進,由田鎮北出任北庭都護府都護,蔣雲端出任北庭都護府副都護,二人率領國防軍第十四軍西進,在進駐亦力把裡城之後,便立即開始在全境內實行管轄。

在都護田鎮北、副都護蔣雲端抵達亦力把裡城之後,都護許銘便率領剩餘的兵馬返回瀚海都護府駐紮,以節省朝廷軍資。

在北京城內的內閣官署裡,陳新甲召集各部尚書舉行了一次內閣會議,眾人傳閱了劉衍的回書後,都很是振奮,大明朝又開疆拓土了,北庭都護府,這可是大唐盛世的建制,如今大明重建了北庭都護府,眾人跟著劉衍一起,足以名留青史了!

只是激動過後,眾人便眉頭緊鎖,開始商議具體的籌建事宜。

國防部尚書田輝敘說道:“北庭都護府人口少,漢人更少,所以籌建駐防軍的主要兵源就是當地的各部胡人了,所以首先要保證徵召的胡人青壯足夠忠誠,最好是先歸化,然後再徵召。”

參謀部尚書陳新甲說道:“我明軍的待遇優厚,而且軍權一分為三,裝備權、統兵權、調兵權互相牽制,就算徵召胡人為兵,也出不了大亂子。再說不是還有國防軍第十四軍駐紮在亦力把裡城嗎?”

田輝敘點了點頭,說道:“如此,國防部給北庭都護府的駐防軍編制為四個營,具體的徵召、訓練、稽核事宜,一個月內可以調集到足夠的官吏前往辦理。”

裝備部尚書荀景雲說道:“既然兵力人數定了,那我裝備部也沒有問題,一個月內準備足夠的兵備,我會派人先行西運,就先運到亦力把裡城吧。”

軍隊的事情商議完了,民政部尚書趙民便開口說道:“北庭都護府疆域廣,但是人口少、胡人多,所以府縣不必劃分太細。本堂看過輿圖,並且與民政部的同僚研究過北庭都護府各地的情況,認為可以劃分為四個府,從北到南分別是:北原府,治所霍博克賽裡;怕刺府,治所怕刺城;伊寧府,治所亦力把裡城;阿里瑪圖府,治所阿里瑪圖城。”

“這四個府之下,各設若干個縣,基本上按照目前各地胡人部落來劃分,一個部落就是一個縣,暫時以其部落首領為縣丞,待到民政部選拔了縣令之後,會盡快西進到任,並且開始編制魚鱗黃冊等卷宗。”

隨後國土部尚書張耒說道:“北庭都護府基本上都是放牧的草場,不過可更土地還是有很多的,所以本堂以為可以向北庭都護府遷徙內地漢民過去,並且分派土地進行耕種,以達到緩解內地人口壓力,充實邊疆的目的。”

對此民政部尚書趙民非常贊同,二人隨後表示會拿出一整套可行性方案出來,儘快啟動向北庭都護府遷徙人口的工程。

商務部尚書宋公明說道:“西域啊,有很多值錢的商貨,本堂準備與皇明商會的王會首商議一下,鼓勵民間商賈到北庭都護府去投資經商,同時我商務部下屬的各處商社也會先一步過去,看看能不能為朝廷擴大收益。”

至於軍情部尚書吳國金則沒有說話,對於北庭都護府那邊,軍情部自然是要派人設定機構的,以便監視北庭都護府的各部胡人,不過這些事情不能在這裡討論,吳國金自會直接向劉衍稟報。

工部尚書宋世文說道:“本堂準備派人勘察北庭都護府的山川湖海,尋找各處礦藏,或是大橋修路等等,只是這些事情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工部上下慢慢推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