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小鎮內,楚韻非帶來的大隊人馬開始進駐城內,一千數百人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還帶著大量的車馬、物資,頓時引來小鎮中其餘商賈隊伍的側目。
“這是哪裡來的豪商啊,竟然如此大手筆,在這處茶卡小鎮砸下這麼多的人力、物力!”
一個操著南直隸口音的商賈站在路邊感嘆著,卻全然沒有注意到城牆上,正由守軍旗長陪著觀看外面鹽湖景色的楚韻非。
“哎?足下不是從南京城來的嗎,不應該如此沒有見識啊,你看那些車馬上面的號旗!”
那南京商賈定睛一看,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竟然是商務部海鹽商社的人馬!”
“是啊,我在進城的時候可聽說了,這支商隊還是海鹽商社楚主事親自帶隊的,看來對於這鹽湖是勢在必得了。”
“這還用說,有商務部作為後盾,再加上海鹽商社的強大實力,咱們哪裡爭得過,還是安心賺些邊角銀子好了。”
“嗯,此話沒錯。”
不提這邊圍觀的商賈們如何交談,海鹽商社的人馬便已經開始進駐小鎮內的各處客棧了。
如今的茶卡小鎮上也分佈著四、五家頗具規模的客棧,不過住上一千數百人還是不可能的,只是海鹽商社商隊中的一些頭領和上年紀的人住了進去,大部分人在安頓好車馬、物資後,還是與其餘大部分的商隊一樣,全部到小鎮外圍搭建帳篷暫住。
在城牆上,楚韻非看著遠處泛著白色晶體的鹽湖,臉上掛滿了笑容,在這裡提煉食鹽可比提取海鹽省事多了,甚至都已經可以用肉眼看到白花花的食鹽結晶了,只要稍稍提純就好。
“主事準備在這裡籌建工坊,就不知要籌建多大的工坊了。”
茶卡小鎮駐守的駐防軍旗長說道:“自從朝廷下令在這裡興建小鎮,並且發放了食鹽准入證,準備開發這裡的鹽湖之後,便已經陸續有十幾個商社組織人馬趕來,前前後後都已經向我這裡登記了。”
“按照朝廷的管理制度,所有人都有資格在茶卡這裡興建工坊,只不過要按照各自出資多少、實力大小來劃分割槽域,每個商社只能在各自的區域內經營開採,絕不可越界開採。”
楚韻非笑著說道:“既然我親自帶隊到了這裡,自然是要大幹一場的。我準備在茶卡鎮的東面興建一處佔地千畝的工坊,並且招募大量人手,儘快對鹽湖進行開採。”
旗長聞言讚歎道:“楚主事真是大手筆,上千畝的工坊,這樣的規模,恐怕在咱大明都是少見的。我看除了那些軍工廠之外,就不會再有這樣的規模了。”
楚韻非笑了起來,說道:“接下來,我海鹽商社將正式改名為皇明鹽業商社。我會盡快遞交投資資料,以及商社的整體情況資料,劃分鹽湖區域,以及劃撥工坊建設用地的事情,還請多多費心了。”
旗長笑著說道:“楚主事放心,我這裡已經有朝廷商務部、國土部派駐官吏,只要楚主事這邊的資料齊全,這些手續很快就能辦理下來。”
“嗯,那就好。”
隨後楚韻非回身看向小鎮內部,說道:“只是這茶卡鎮太小了些,要是再大一些,我倒是可以再買下一些店鋪,開幾處相關的產業。”
“呵呵,有楚主事和各處商社的大力投資,我想茶卡鎮肯定會很快發展起來吧。”
兩天之後,劃分給楚韻非這邊的鹽池區域就定了下來,就在茶卡鎮東面,足足有兩千畝左右。
就在第二天,批給楚韻非的工坊用地也下來了,同樣在茶卡鎮的東面,與兩千畝鹽湖緊挨著,非常方便開採和生產。
楚韻非也沒多等,當即開始廣撒錢糧,開始大規模的招募民夫和工匠。
茶卡鎮這邊雖然比較偏遠,原本也是一處荒蕪之地,可是隨著朝廷大力開發這裡,西海都護府各處的民夫、工匠,甚至是貧窮的牧民都匯聚到這邊,給各處商隊出力賺錢,這也讓茶卡鎮的外圍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一處新建的小鎮內外,至少聚集了數萬人口,足以媲美一般的邊地縣城了。
楚韻非很快就招募到了足夠的人手,開始大幹起來,茶卡鎮東面的空地上,很快就變成了一處規模頗大的工地,數千民夫和工匠日夜忙碌著,皇明鹽業商社在茶卡鎮的產鹽基地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拔地而起,讓茶卡鎮內外的其餘商賈瞠目結舌,同時也驚歎於楚韻非的強大財力和魄力。
很快到了十月初,此時的茶卡鎮外面已經熱火朝天,根本感受不到深秋的寒意。
除了楚韻非皇明鹽業商社的巨大工地之外,茶卡鎮四周遍佈了二十多處大大小小的工地,大量的民夫和工匠正在使用水泥、木料、石料來建造工坊。
同時鹽湖也已經劃分出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區域來,各個商社在向商務部和國土部分別繳納了經營許可費、資源開採開採費之後,也開始僱傭人手對各自區域內的鹽湖進行前期開採,在鹽湖中挖掘出一個又一個開採的區域,準備等到工坊建成之後,便大規模的提煉開採食鹽。
也就是在這一天,楚韻非接到了好友宋灌派人送來的書信。在書信中,宋灌提到自己已經帶領商隊抵達了于闐城,並且與安西都護府都護汪博進行了接觸,獲准在於闐城開設玻璃工坊,只是因為這一路上購買了太多的貨物和原料,導致資金上有些不足,所以才來信詢問楚韻非有沒有興趣在這處新建的工坊參上一股。
楚韻非隨即回書答應了下來,反正目前工坊的建設、人員的招募已經完成,手中的錢財還剩下一部分,大概有七千多銀幣。楚韻非隨即派人給宋灌送去五千銀幣作為入股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