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四年,七月十三日,琉球那霸港。
這天一大早,那霸港內外便被大批的北洋艦隊陸戰將士封鎖了起來,港口外的海面上,還有一整支分艦隊在巡視警戒。
在被命名為一號棧橋的棧橋上面,海軍都督施大瑄舉著千里鏡看向遠處的海面,一艘普通炮艦懸掛著都督旗,在一支支艦隊的護衛陪同下,正在朝著那霸港駛來。
“終於來了!”
施大瑄對身邊的北洋艦隊總兵官施琅說道:“朝廷派來了使者,估計琉球國的處置,也會有結果了。”
施琅看了看左右,然後小聲說道:“父親,朝廷會不會直接任命你總督琉球啊?”
如今明軍打下了琉球國,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肯定是要在這裡建立都護府,或者是都督府的,所以第一任主官的人選就很關鍵了,同時也會非常的榮耀。
北洋艦隊在打下琉球國的戰鬥中,可以說是立下大功的,雖然琉球國幾乎就是紙糊的一般。
所以施琅肯定是希望自己的父親施大瑄來總督琉球,這也算是一份私心吧。
施大瑄搖了搖頭,說道:“肯定不會是我,如今朝廷任命我為海軍都督,已經算是重用了,當封疆大吏,這我可不敢想的,你最好也不要有這樣的想法。”
施琅急忙點頭,表示自己記下了。
很快,那艘普通炮艦便停靠在一號棧橋上,這艘普通炮艦正是朱慈烺、劉盛受訓的“薊州號”,指揮官千總正是鄭雲聰。
施大瑄和施琅邁步上前迎接,只見都督陳暉、副都督鄭興笑著走了下來,二人見到施大瑄、施琅,當即抱拳打著招呼。
“呵呵,好啊,二位都督到了,我這心裡就有底氣了!”
陳暉說道:“是我們二人心裡有底氣才對,沒有施都督打下這份基礎,我們可沒有這麼好的機會,能夠再立功勳啊。”
幾人寒暄了一番,便一起進入那霸港,在府衙的正堂內落座。
隨即陳暉和鄭興對視一眼,鄭興點了點頭,陳暉便笑著說道:“那咱們便先公後私了,我先通報一下內閣的決議好了。”
此舉整合施大瑄和施琅的心意,只見陳暉拿出一份公文,宣讀道:“……於琉球國故地建立琉球都護府,都督陳暉出任琉球都護府首任都護,副都督鄭興出任琉球都護府首任副都護。”
“……國防軍第十六軍駐守琉球都護府,命都護陳暉、副都護鄭興立即在琉球都護府內落實新政、軍改之策,以琉球都護府內籌建駐防軍兩個營,並儘快穩定地方、擴充軍力。”
“……自公文通告之日起,琉球都護府防務,以及對日戰事,由都護陳暉、副都護鄭興負責指揮,北洋艦隊暫時交由二人聯合指揮。”
“……命海軍都督施大瑄返回國內,前往福州府城坐鎮,統一指揮東洋艦隊、南洋艦隊防備之事。”
宣讀完畢之後,施大瑄和施琅對視一眼,其中施大瑄對這份內閣決議並沒有什麼意見,只是施琅心中卻有些不滿,認為這是朝廷故意要調走父親施大瑄,讓陳暉和鄭興過來“摘桃子”。
可是隨後施琅便看到施大瑄對著自己微微搖頭,眼神也非常的銳利,頓時驚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私心太重了。
“呵呵,不知施都督有何意見,咱們一起議一議,回頭也可以向朝廷反饋一下。”
施大瑄笑著說道:“我和施琅都沒有異議,一切聽從朝廷的調遣。”
接著,施大瑄想了一下,說道:“今日咱們就做一下交接,我也好將琉球的情況,向二位都護講解一下,以便儘快動身。”
“好,”
陳暉說道:“那咱們就先辦公事,今天晚上施都督定一個地方,我來請客,咱們不醉不歸。”
當日,施大瑄和陳暉、鄭興做好了交接,並且當面命令施琅聽從陳暉、鄭興的命令,一切以國事為重。
施琅當面領命。
次日一早,施大瑄便在一支分艦隊的護衛下,乘坐一艘運輸船離開了那霸港,直接前往福州府城坐鎮。
隨後都護陳暉、副都護鄭興與總兵官施琅一起趕往首裡城,並且在王宮內接見了世子尚賢。
“呵呵,世子近來如何?”
尚賢的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說道:“很好,很好,只是不知道上國要如何處置我。”
陳暉這時又拿出一份詔令,這是經由內閣討論透過,崇禎帝硃批下達的一份詔令。
在這份詔令中,冊封世子尚賢為東安侯,接到詔令之日起,便要即刻動身前往北京城,日後也會定居在北京城,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歸宿了。
尚賢聞言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琉球國到了自己這裡,算是徹底終結了,將來自己也沒有面目再去面對先祖了。可讓尚賢心中長出一口氣的是,自己的下半輩子終於有著落了,北京城啊,那可是當今最為繁華的城市了,終歸是比眼下的首裡城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