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八十三章 伊江大海戰(一)

七月十五日的海面上波濤洶湧,海風不斷拍打在海面上,將海浪捲起,不定向的向四周席捲。

此時在伊江島東北方向的海面上,總兵官施琅、副總兵鄭芝鵬率領北洋艦隊四百艘戰艦已經展開(有一支支艦隊護送施大瑄去了福州府城,暫時還未回來)。

北洋艦隊是目前大明三大艦隊之中唯一滿編的,而且下轄的五個支艦隊中,都有數艘戰列艦,以及大量的主力炮艦,可以說實力是完全在日本海軍之上的。

只是站在北洋艦隊旗艦漢高祖號的指揮台上,總兵官施琅的臉色卻依然凝重,舉著千里鏡不斷觀察遠處海面上的日本艦隊。

“報!”

漢高祖號的千總大聲說道:“各支艦隊已經發來訊號,各部已經完全展開,以我旗艦為核心,所有的戰列艦和主力炮艦都組成了雙排戰列線,普通炮艦和爆破戰艦也已經集結完畢待命!”

按照劉衍與鄭芝龍一同制定的《皇明海軍戰法》的規定,海軍的主要戰法便是戰列線,而此時施琅下令展開的雙排戰列線,顧名思義,就是將四個支艦隊分為兩排完全展開,每排兩個支艦隊,所有的戰列艦、主力炮艦都要加入到戰列線之中,外線的一排戰艦被擊沉、或是脫離了戰列線,內線的一排戰艦就要立即補上去。

其實這就與陸軍的大橫陣是一樣的,都要不惜代價保證火力的持續性。

而所有四個支艦隊的爆破戰艦則集中到戰列線的後方,隨時會對日本海軍發起自殺式的進攻。

而四個支艦隊的所有普通炮艦,則組成了進攻叢集,正在北洋艦隊戰列線的東北方向待命。

“四個支艦隊,每個支艦隊都有四到五艘戰列艦、十艘左右的主力炮艦,組成戰列線的戰艦大約有五、六十艘左右,排列的戰列線有五到六里的長度,指揮起來已經很困難了!”

以往在訓練之中,北洋艦隊很少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戰列線演練,畢竟在大明海軍所有高層的意識中,除非是那些歐人舉傾國之兵殺來,否則大明海軍是沒有必要如此大動干戈的。

可是今日,日本人竟然做到這一點了,讓施琅和北洋艦隊上下惱怒不已,恨不得將遠處的日本戰艦全部擊沉去餵魚。

“所有的普通炮艦大約有兩百多艘,目前沒辦法將這麼多的戰艦也組成戰列線,只能衝進敵陣各自為戰,進行混戰炮擊了。”

此時兩百多艘普通炮艦便由副總兵鄭芝鵬指揮,鄭芝鵬乘坐漢武帝號戰列艦作為旗艦,就在兩百多艘普通炮艦中央坐鎮。千總鄭雲聰指揮的薊州號也在那邊。

而在北洋艦隊的北面,日本海軍大將松平信綱站在旗艦江戶號上,也舉著一個櫻花圖案的千里鏡觀察北洋艦隊的情況,此時的臉色已經變得很難看。

這一兩年的時間裡,日本人不但從荷蘭人那裡採購了大量的新式蓋倫船,而且還招募了不少荷蘭人作為教官,對日本海軍進行“現代化”訓練,讓日本海軍士兵的眼界和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此時的松平信綱和巨大部分日本海軍的艦長都知道,西方人已經開始普遍使用戰列線戰術,雖然並不成熟,但是已經是目前最先進、威力最大的戰術了。

而遠處的大明北洋艦隊也在用這種戰術,就連松平信綱身旁的荷蘭教官克拉斯也對北洋艦隊嚴整的戰列線大為讚歎,並且用蹩腳的日語對松平信綱說道:“明國海軍可以說是遠東最強大的一支艦隊了,如此嚴謹的戰列線,即便是在歐洲也很難見到。當然,與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比起來還差了許多,但是不得不說,閣下指揮的艦隊雖然實力很強,並且也經過我們荷蘭人的訓練,可是依然與明國海軍有著不小的差距!”

但是松平信綱卻並不生氣,而是說道:“戰術與戰艦的強弱,雖然能夠影響一場海戰的勝負,但是關鍵還是在於人!”

荷蘭教官克拉斯眉頭緊鎖,顯然不認同松平信綱的話,在這些西方人的意識裡,裝備的重要性還是要強過人力的。

松平信綱自然也不會與克拉斯再去糾纏這些,因為此時日本海軍也擺出了戰列線,這是由日本海軍之中的七十艘蓋倫船組成的戰列線,同樣是雙排,已經與北洋艦隊的戰列線並駕齊驅,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很快就會進入各自的火力射程之內。

而日本海軍的戰艦數量還要多於北洋艦隊,剩下的六百多艘戰艦依然是日本的安宅船,只是這些安宅船都已經經過了改造,不但加裝了許多的火炮,而且還加緊建造了一批大安宅船。

此時松平信綱的旗艦江戶號就是一艘最大的蓋倫船,在日本海軍的戰列線正中央,而日本海軍大批的安宅船,則是在自家戰列線的北面集結。

克拉斯舉著千里鏡看了一會兒,說道:“很快就可以開炮了,咱們要率先開火,搶佔先機!”

松平信綱點頭贊同,隨即下令戰列線繼續向北洋艦隊靠攏,同時後方的六百多艘安宅船按照預定計劃,留下一百艘繼續待命,剩下的五百多艘立即向東進發,主動進攻北洋艦隊的普通炮艦。

松平信綱的計劃其實很簡單,就是發揮日本海軍戰艦數量更多的優勢,在每個小戰場都要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隨著日本海軍各部開始出動,施琅也開始下達命令:“戰列線各部繼續保持完整,向倭寇戰列線靠攏,一旦進入射程,立即搶先開炮!”

“立即給普通炮艦叢集發令,命其部攔截倭寇大批安宅船靠近主戰場。”

“命令爆破戰艦叢集向倭寇戰列線後方迂迴,伺機對敵軍戰列線進行突襲!”